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现今大学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笔者毕业于专业地质大学,地质课程本身也算是一种思想论,部分承担了通识教育的作用。但是,从体系上说,我并没有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系统的现今流行定义的通识教育。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我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思考,对人的内涵进行深刻的溯源,对社会发展进行自我合理的预测。
通识教育的前身是自由教育(Liberal Arts),起源于古希腊对自由人(统治层)的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各级被统治人群的专业教育,因为这些人需要真正服务于统治阶层。因此,自由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精英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当教育体系扩张之后,如何把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拓展到全体学生,就产生了一般性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的需求。从字面定义来看,一般性教育和通识教育本身也并不完全相同。
在教育史中,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于合作,就如同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到了1943年,通过哈佛大学发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二者终于在理念上合二为一,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组成部分,至少从理论上,打通了二者的壁垒和对立。由此,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走入了繁花盛开的春天,也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
如果非要区分,专业教育让学生习得改物理造世界的能力。而通识教育,则让学生习得传承思想世界的能力。
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种,其特殊性在于形成规模巨大的社会体系。如果我们观察一个猴群,会发现猴子之间会通过相互梳理毛发的方式,加强沟通于情感交流。其实,早期小规模的人类部落也是如此。但是,当人类构建了城市,开展大规模集体活动时,如何统一思想,成为维持一个文明的最主要手段。于是,人类通过简化复杂世界模型,产生某些共同的话题和理念,成为构建文明的基础,比如,各种神话和、宗教、以及系统的道德体系。
稳定的可传承的共同话题和理念,是文明的基因。而通过教育,传承这些文明基因,是所有文明化大力气进行的伟大事业,这也是人类和动物界本质区别之一。
所以,归根结底,在重要的教育阶段,通识教育就会承担传承这种有益于社会稳定的文化思考模式,形成较为统一的世界观。否则,培养的人就像天鹅、梭子鱼和虾一样,即使各有本领,也无法形成统一的合力,推动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识教育于社会稳定发展,重要万分。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稳定的社会思维传递,其包含的思想内容设置要囊括几千年遗留和积淀下来的思想和经典。现今社会大力提倡创新,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看似有些矛盾。其实,如果大家都达成了“创新思维”,这本身就是另外一种稳定的思维模式。所以,创新本身可以成为现今通识教育的重要思想内容。
通识教育是至今没有完全定论,且大家都能各自说一些道理的词汇。其理论纷呈,原因为何?
我觉得这是因为通识教育的内涵一直在演化、内容逐渐在增加、目标持续在外延、方法始终在扩充。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了去罗马这个目标,但是所乘工具和形式路线以及路程中的细节计划都可以不同。如果再加上不同民主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不同,就更加难以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大家所讨论的内容和课程体系,都是“通识教育”这个集合的子集,造成理论众多的繁荣景象,也给通识教育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实践麻烦。
虽然不同高校和不同人思考的通识教育可能都是“通识教育”本身的子集,也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理论支撑,但是就如同宋词一样,同一个词牌下的作品,其艺术性和水平还是有高低之分。同一个词牌,既可以被婉约派钟爱,也可以被豪放派拓展。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学者说,通识教育不需要大力气去设计,只要找一些经典诵读与研习即可。有学者则认为,系统地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更符合大学的本质,提高效率。为了避免单一化,进而可以分化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的通识课程。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人文,通过系列课程,让学生获得“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其实,大学学习只是教育中的一个环节,想通过几门课程就达到上述目标,有些过于乐观与简单化。在笔者看来,在这些能力之上,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要想达成通识教育的目标,绝对不能缺少将来学生跨入社会实践后所经受的冲击、考验、与跨越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因此,通识教育一定不能流于几门课程的知识本身,而是让学生对人生有整体规划,对事业有热心,对获得知识感兴趣等等,为长期学习大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浩如烟海的通识教育体系中,一定要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通识课程体系,这是学生在学校层级获得统一标识的重要方法,并让学生以此为荣,这对于构建学校文化至关重要。
在教学方法中,除了通识教育本身,专业教育中,如果能穿插通识教育的思想,会事半功倍。这样的作用就如同织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经纬成网,才能织好一块布。
对于新创建的高校,从一开始就有机地设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会起到后发优势,集成之前的思想成果,完全可以弯道超车。
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很多人批判过去中国高效没有通识课程,太过专注专业培养。其实,笔者认为,这有失偏颇。之前所讲,通识教育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使得学生产生较为统一的思维模式,成为有用的人。在这一点,中国特色的思政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以及中小学已经承担的部分通识教育,从整体上构建了另外一种大社会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还是非常成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德智体美劳,这些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识教育举措。
只有充分认识西方通识教育的本质与中国特色文化体系,才能真正思考中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理念。
最后,我总结了一下有关讨论通识教育时,大家喜欢和常用的部分词汇,至少我自己已经被其淹没,证实了大家只能构建一个子集,对通识教育进行盲人摸象式的构建,争论还会继续。
证据如下:
通识教育相关词语不完全总结:
针对人性:自由、高尚、德行、善美、闲暇、理智、理性、感性、人性、内涵、品质、身心、睿智、个性、素质、素养、习惯、天赋、特点、兴趣、悟性、魅力、神采、美丽、态度、健康
采用方法:培养、陶冶、统整、嵌入、批判、平衡、转化、升华、融合、融通、启发、规范、承载、实践、发展、推进、调动、挖掘、崇尚、注重、剖析、珍惜、沟通、思考、培育、促进、健全、尊重、理解、熏染、滋润、交融、复合、创新、感化、欣赏、净化
课程内容:伦理、知识、理念、思维、宇宙、境界、公民、文化、传统、做人、服务、价值、心灵、智慧、操行、
课程特点:广阔、基础、价值、和谐、积极、全面、完整、博雅、热情、繁荣、深厚、包容、丰富、多彩、深刻、技能、活跃、繁荣
课程目标:真知、真信、真行、完备、实用、满意、系统、灵魂、责任、和平、福利、合理、义务、权利、自强、成人、全人、优秀、潜能、优势
研究发现,如果把以上词汇全部包括,必然是一篇目前最完整最优秀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