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气球抵挡洪水!
鲍海飞 编译 2021-7-27
(前记:2012年的一次出差途中,看到当天的《China Daily》的一则有关地铁如何防水的文章,觉得这是一篇有观点、有想法、又有趣的文章。9年之后,恰值河南暴雨,忽然想到了这篇文章,我又重新把它整理,并进行了讨论。)
飓风袭来,暴雨突降,汹涌的大水如脱缰野马,向着乡村、城市奔去,淹没了农田、村庄,瘫痪了城市的交通。隧道,隧道,城市在风雨中被无情的蹂躏着,然而,更加恐惧的是……
2012年10月30日上午6点45分,飓风‘桑迪(Hurricane Sandy)’来袭,它是形成于大西洋洋面上的一级飓风。纽约城里顿时乱作一团。最糟糕的是,飓风携带着大量的雨水一股脑地从通气孔和地铁入口处涌入地铁内。洪水越积越多,在地铁管道中越来越高,顺着管道就要将整个地铁淹没!眼看洪水就要冲入另外一个隧道。就在这时,在一个弯道处,随着几声沉闷的重击声,一个重达900公斤的高强度纤维纺织袋从地铁的墙壁上跌落下来,然后它开始膨胀。就像一个巨大的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在十几秒内,就将整个直径为5米的地铁隧道封闭起来,洪水被结结实实地封闭在另一侧。惊心动魄的一幕就这样出现在眼前并被平息了下来,惊慌失措的人们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这只是一个虚拟地铁中如何防止洪水突然侵袭的画面。真实的情况是,纽约地铁在这次飓风袭击中涌进入了大量水。而这样一个像气球一样的用来抵挡洪水的‘空气塞’、或称之为‘大胶囊’的装置也正在研究和实施中。美国国土安全部科学与技术指导处的一位管理该项目的负责人说:‘该装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交通系统中的洪水。’
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可能非常简单和实用。它不是采用金属防水门或者其它昂贵的结构,而是采用相对便宜的‘气球’作为一道闸门来阻挡洪水。但这要求‘气球’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耐用性,同时能够快速安装、使用简单和安全启动,这些都是该工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就是说,将一个气球充满气体并占据相应的空间容易,但这个‘大胶囊’只有能够抵挡得住它后面的水压才可行,这需要通过计算和试验来完成。
早在2007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受政府‘国土安全部’管理会官员的委托,开始了这项研究。‘寻找一些不同寻常的方法来保护地铁系统,一旦在地铁遭受如恐怖炸弹袭击破坏时,能够及时阻止大水的泛滥。’如果该方法可行,那么它将在美国的地铁系统中进行安装,每个造价估计400,000美元(当时)。
最初的构想是将这种空气塞装置安装在一个轨道的车上,当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送到发生地。但该想法被安全部门的官员给拒绝了。后来,他们还是采用了永久的安装固定方式:将气袋折叠起来固定放到地铁墙上某处一个长长的装置内。这即节省了空间,又利用了空间。
地铁系统中有许多不利因素,到处都是油腻,还有尘土和老鼠。地铁中的障碍物会在隧道壁和气体塞之间造成间隙,这可以通过改进隧道结构来安装空气塞。当这个空气塞充满气体的时候,它大约有十米长。
到2012年,整个项目已经大约花费了8百万美元。最初的实验采用的是一种聚芳酯纤维(Vectran)的单层材料制做的气体塞,该材料是从液晶聚合物中纺丝获得的,具有高强度、质量轻等优异性能。后来,又发展了三层结构装置。
实际上,该计划就是要在隧道里如何放置和启动一个空气袋。其原理是,一旦有信号触发,该装置将像降落伞背包一样打开,然后开始给气袋充气。充好气的气袋就将水阻挡在一侧。其中一个技术是,‘空气塞’具有类似降落伞似的结构,一定要折叠正确,如果折叠错了,就难以正常工作。这个东西,就像汽车中的防撞气袋,你依赖于它,你可能从来不使用它,但是你需要它,一旦需要,它就立即工作。
上述的内容基本上是2012年《中国日报》(China Daily)有关美国地铁工程如何防水的一篇文章。
总之,当前人们对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高度重视,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更被给予重大关注。
从科研和工程的角度看,‘大胶囊’结构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想法,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研究与工程案例!没有异想天开,甚至是稚嫩的想法,就没有真正的创新和发现。
另一方面,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是人们时时刻面临着的问题。
随着突发事件的增多,我们越来越需要警醒,在矛与盾的较量过程中,应该如何选择我们的对策?是主动还是被动?是逃避矛的进攻,还是无限制被动的加固盾?比如,针对地铁如何防御洪水,一种建议是要加强地铁建设,可以构建逃生通道等。城市地铁建设的本身就已经非常复杂,需要开设多少个逃生通道合适?在哪里开设,成本和方案都不是小事。如果多开了一个口,那么针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是不是又会多了一层呢?同样,上述所提的‘大胶囊’项目就是一种加固方案,虽然可行,而且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对于四通八达复杂的地铁在何处安放是个重要的问题。有选择性的布置,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事实上,没有无坚不摧的矛,也没有坚不可摧的盾。在今天的诸如天气预报预测中,人类在一定程度和层面上已经掌握了预测方法,如何实施和决策才是关键。地铁系统一般均建设在地下,地铁成了流水泛滥的聚集之地。面对飓风和暴雨天气,在可预见危险的情况下,信息联动预警系统要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发挥决策作用。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简单说来,飓风天气,就减少出行,暴雨到来,就暂时关闭地铁运行,虽不能逃避灾难的发生,但会尽可能地减少悲剧发生。这不失是一个上策。
不只是针对突发事件时如何采取应急手段和措施,而是如何在灾难发生前、发生时,如何有效防范和将灾难事件的发生的危害和损失降至最低,这同样是城市管理者智慧的抉择。高处着眼,是要有大局观,低处着手,是要注重细节。
目前,我们国家许多城市已经建成和在建大量的地铁工程,面对极端天气和灾难事件的不断频发,我们也需要考虑研究和建设类似这样的安全防护系统!更主要的是,预报和决策是最为重要的应急方案和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