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坂城位于兰新铁路线上。是我国著名特大风区之一。它与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盆地东侧号称“百里风区”的七角井,并列为兰新线上的两大风口。达坂城气象站建站以来20多年的气象资料看,风力在八级以上的大风日数,每年都有百日以上,十二级以上的特大风也不少见。我们建临时测风站做了两年的观测,风口中心位置在达坂城东南的三个泉附近,风速一般比达站大30%以上。两年中每年都测到了12级以上的特大风。三个泉30年一遇的特大风为55米/秒,而百年一遇特大风60米/秒,远远超过十二级风的32.6米/秒。其他地区的砾浪多由2-3厘米的砾石组成,三个泉的砾浪则为3-4厘米的砾石。地形是大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冷空气南侵,受到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山阻挡(天山平均海拔4000多米),只能拥积在天山北侧,但是由于白杨河谷的切割,达坂城——三个泉一线海拔较低。河谷北端的达坂城,海拔为1100米,南端的河谷只有900米左右。冷重的空气遇到这样的缺口,犹如水库决口一样,倾泻而下,夺路而出。加之,天山南侧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气流下沉加速,风力更加猛烈,形成国内少见的大风。大风发生在春秋两季,尤以春季为最。春天,天山南侧增温迅速,南北气压差明显增大,是形成大风最有利的时机。而冬季山南北常受冷空气团控制,大风较少。
大风破坏力巨大,拔树、毁屋、埋渠、毁墙,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据调查,当地火车站新建的站房,二三年内就被飞沙走石打磨掉砖厚的1/3。每当大风起时,沿吐(鲁番)乌(鲁木齐)公路迎风北开的汽车驾驶室玻璃无一幸免的全部打碎。很短时间内车厢的油漆被打光,露出雪亮的金属外壳。兰新铁路上的客车车窗玻璃也常被飞沙打碎,旅客只能匍匐趴在坐席下面,躲避风的袭击。货车用厚帆布做的苫篷,常常被风撕得稀烂。还发生因货车顶风开不动,只好退回原发车站避风的事。更有甚者,大风能吹翻火车。仅兰新线通车的最初十年中,三个泉一带就吹翻火车三次。其中1971年元月9日一次就吹翻货车十节。根据风洞试验,吹翻火车的临界风速为38.5米/秒。三个泉火车站的钢筋水泥通讯电杆,竟也被吹断过。吹断一根电杆非一日之功。每当八级大风时,黄豆大的砾石就随风飞舞,毕毕剥剥地不断打在水泥电线杆上。风力再加大,蚕豆大、核桃大的石块,都能相继飞起。天长日久打得水泥电杆块块剥落,露出钢筋。钢筋再被打磨,用不了三两年就把电线杆打断。达坂城和白杨河历来是交通咽喉,古籍有特大风的记载。清代人写道“石轻于絮,辎重飘若蓬”。
阿拉山口正对着艾比湖,是全疆最大的风口。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就有160天以上,12级以上的大风时有出现。(徐培秀1985)
罗布泊是新疆著名的风区,每年8级以上大风有30多次,6级以上的大风多达100余次,平均3-5天就有一次大风。彭加木倒下后被风沙掩埋是完全可能的。(杨逸畴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