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双减政策推动教育改革 篇 IV:大学本科生为什么不应该扩招的原理

双减政策推动教育改革 篇 IV:大学本科生为什么不应该扩招的原理

王永晖

双减政策发布后,有不少人,社会地位和学历地位其实也不低,他们在呼吁,要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名额,这样城市里面的中产阶层家长们,也就不惊恐了,也就不惧怕自己孩子去上中专、大专了。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呼吁者对大学教育了解的还不够深,有些情况未必掌握和认识到,所以,这里专文说一说,供社会决策时参与意见。

最近,北京市提出校长和教师轮岗制度,其实也是好些年前在网络上的建议,希望学习日本的这种制度。所以说,有些网络热议,未必不能成为现实,在成为现实之前充分讨论,还是为好。

本科生为什么不应该扩招呢?这既跟我们对大学的理解有关,也跟现实中的人性有关。

大学还是应该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可以低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至少应该是,进入到大学里的学生,都能够认真地、自觉地去学习,这是最低的要求了吧,是不是。

否则的话,因为大学本身的特性,缺乏努力精神,自觉精神的学生,在大学四年里,真的是非常容易荒废时间,潦潦草草地度过四年,恐怕这也不是他们的父母所愿意看到的吧。

那么,大学本身的特性是什么呢? 自由,以及在自由的基础上,相信学生们会利用好这种自由。

大学为什么要尊重学生的自由以及自主学习时间呢?这跟大学课程的特点也有关系,大学课程,尤其是数学系等高密度数理知识的院系,讲究的是,课下自主学习时间和课堂时间,比例至少是4:1。

这个是符合教育的人才成长规律的,随着人才的养成,一个人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比例,应该是越来越高才是。国外进行的教学改革,高中阶段就实行选修课制度,其实背后的本质也应该是这样,即在高中阶段,能够达到

课下自主学习时间和课堂时间的比例=1:1左右。

因为大学数理课程的难度级别骤升,含金量猛提,继续提到4:1,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好,学懂。鉴于实际情况,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可能需要过渡,在正课之余,开上习题课,这样,

正课习题课的课堂总时间:课下自主学习时间=1:1左右

也是可以的。

这种认识,其实国外名校已经有了。国外名校,在基本学分要求上,不像国内学校这么多,甚至可能超出大家的想象,实际上是非常之少。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如牛津剑桥大学,甚至达到,一周课堂时间平均下来,每天也就2个小时多一点儿。

越是名校,反而课堂时间可以越少,因为他们的学生,已经相当部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了。

希望中国的大学,不要因为目前这种逐年的扩招,变成一个“管娃”的地方。

实际上,因为大学本身的特性,大学也做不到“管娃”的,所以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是在校园里晃荡,课堂听懂没听懂,作业认真做了没做,只是混个日子,这样的学生比例相当之高,已经让中国的大学变味了。

这又何必呢?人生最怕的就是浪费时间,打着上大学的名义,实际上是浪费人生,这种性价比不高的事情,我们中国还耗不起,还是少做些吧。

呼吁扩招的人士,还有一个理由,未来社会因为机器人的到来,很多中专大专对应的职业,会被机器人淘汰。但是,很奇怪的是,同样是这批人,在呼吁国家放开生育的时候,又不提机器人这回事了。机器人,会对我们的劳动力市场,有非常大的影响,未来社会,将因为机器人技术的实现,改变成什么新的样子,真的是未可知。

机器人社会的到来,只意味着我们要改变中专大专乃至大学的教学结构,并不意味着,要把中专和大专生,都变成大学生。

它们在办学性质上的区别,仍然存在,那就是“自由”,自由和自主学习的比例,起着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的大学教育改革,要继续推进“自主学习”的教育主脉络,这是大龙,这一点儿是需要很多人明确的,家长,教授,校长,乃至国家高层领导,必须认识上能到达这个战略层面。

中专和大专,就会相对不那么自由,学习也会更多的操作性的,而非理论性的。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也并不意味着,中专和大专这种教学性质的学校会萎缩,只是不断变革而已。

我们人类在本性的进步程度上,肯定是低于机器变革的。机器能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是,我们人类中每个人都变为学者,都能变为自主学习者,其比例仍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我们不管怎么样做教育改革,做教育努力,因为人性的原因,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地学的非常好的,即成为博士。我们目前的博士,在同龄人比例中,大家知道是多少么?

每年毕业5万多博士:同龄人2000万=2.5‰

本科生是那些愿意努力的同学,而研究生则又是这些本科生中,努力了之后,证明自己不光努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聪明劲儿,琢磨劲儿的那些人,这些人才能上研究生,才能做博士。

这些基本的教育认识,是我们决定政策的原理性基础。

附注1. 如果由这篇文章的观点来看,其实现在很多大城市里的事业单位,雇佣的是硕士来做文员工作,这种级别的文员工作,说真的,其实就是中专生和大专生能够干的,计算机文档操作能力,不是什么高科技了,完全是中专生大专生级别干的事情了,可惜我们现在是让大批的硕士生去干。

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导致硕士研究生名不符实,根本不是做研究的了,只是混日子弄个文凭。博士生因为现在招生人数还是有限制,情况还是好很多。

附注2. 莫言等教育界圈外人士,提出缩短学制的提案,其实背后也是面对这样一个真实的现状,我们的教育系统,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必须搞清楚其机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不是莫言他们能够掌握和解决的了,他们的提案没有通过也是正常的,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很重要!

附注3. 目前的博士生中,虽然人数比例已经很少了,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有研究精神,爱琢磨。如果我们在保持住博士生的人数比例的前提下,2.5‰,以这个数值来设定精英教育标准和体系,龙头带动龙身,将来能够让博士生的素质高上一大截,那就相当不错了。

         博士生比例是2.5‰,那么为了能够产出这批博士生,我们相应的精英教育体系,对标的人至少应该是2.5%,甚至是5%。也就是说,有5%的学生,我们要从小把他们当作博士生来带,从小就对他们采用研究生的教学方法,即,启发式的,探索式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并且偏重抽象性思维方式,理论性强。

        这在教育体系上,对应的是初中数学的平面几何课程体系,很多家长们可能并未意识到的是,作为历史地位的评价来说,正是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开创了我们今天的人类新世纪。

       我们为了帮助学生们过渡到这一阶段,专门进行了

初中代数抽象推理探索营

的教学实践,已经弄过三届。我们进行这个教学实践的思路很清晰,就是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将来是想着要上博士的,所以需要从小就开始这种抽象性强,推理性强的理论性课程。

延伸阅读:

当代中学生为什么还要学平面几何?

政治学:出国留学专业的一个上佳选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扩招  扩招词条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词条  本科生  本科生词条  原理  原理词条  推动  推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