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应该是分层次、分类别的。
有知识有学问的人群,不一定是很有头脑的,故自我评价的质量也难说。
2009年起,每年毕业大学生数量600万以上,2018年达820万。
通常说这个数量,考虑的就业问题。
这里不是。
大学是高等教育。即使高等有水分,毕业生也应算是有知识有学问:没吃上猪肉,至少看过猪走路了(词语似乎不合适,只是借用俗话的意思)。
这么多新的所谓知识人、学问者,会去各行各业的各个层级的各种岗位。
他们的儿女通常将来也会受到高等教育,哪怕中途自愿退学,另谋高就。若其也能清醒理智的自我评价,善更大了。
当然,这是如果。
实际上,还是有比例的。
似乎高人得道,总要有一些~来闻听见证,或许是受教,或许是为了其它。但得道者的自我评价很清明,很自我,爱谁谁~边儿苆!
这样想来,各种主被动要求的评价,也算高级?
人命平等,吃喝拉撒睡都是基本需要,本质差别或许在头脑,不在秃头白发,在所思所想那儿。
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要自觉,要自我评价———每日,每月,每年,随便。。。是为自主。
一定非要找个称上称称一下呢,也行,就是别太多。
终归,咱不是~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旧文人的糊涂。
于是,就没有了所谓的现代科学的土壤。
这个时间段,还真不短。
别怨天尤人,只是自我的问题。
群体,也应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