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不连续?这是个问题!
前些年,我们那篇有限时间多智能体控制的文章,就是因为弱智编辑搞不清楚连续不连续,经过三年的理论解释、示意图、数值算例、仿真图迭代循环,在第四年才刊登出来。
杨振宁先生遇到的PRL小编更弱智,竟然把杨先生的论文给拒了!我严重怀疑那个小编想蹭热点,以后在酒席上跟别人吹牛说自己曾经拒过杨振宁的论文。
像杨先生那样枪林弹雨走过来的人,蹭点皮算什么呀!
春节在家,一年难得的清闲。每天新闻联播之后,一边和家人聊天,一边嗑瓜子看电视,其乐融融。
电视上每天播连续剧,大概是从第15集偶然开始看的,竟然断断续续看完了。因为没有看前10多集的内容,对人物关系、情节发展有时会感到很突兀。出于好奇,又在网上查了一下前面的故事梗概。
回想起来,正是因为从故事的中间开始断断续续看的,才更有兴趣把整个故事弄明白。 这在心理学上叫Discontinuity Beauty效应。
历史上那些别离、相思、重逢的诗篇为什么那么荡气回肠?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前段时间,我写了关于烹饪技术的一篇长文,分为8小节在某网站分别刊出。可能是因为其中某些食材的名称涉及到了敏感词,其中第1、2、6、7小节被404了。这样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Discontinuity Beauty效应。
上中学的时候,全国各地用的教材不一样,学习进度也不同步。由于转学和跳级,我的英语就是第二册学完直接学第五册的,而且是俄语老师教的。高中转学时又遇到了Discontinuity的情况。英语韩老师感受了我的“俄罗斯英语”后,怒火中烧地在全班公开判定我永远也不可能学好英语了!后来,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为了证明teacher Han’s claim is incorrect,我一直坚持不懈地读科技文献和原版书,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逐渐对英语产生了一些“感觉”。
现在,尽管我的英语口语带有浓重的俄罗斯口音,但我的读写能力绝对超过了90%以上的北大博士生。不少学生写的文章,我读几句就能感觉出来英语是不是地道。这应该也是Discontinuity Beauty效应吧?要知道北大博士生多么傲啊!你要是没有两把铁刷子,根本就hold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