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工作者的话语权——对文化的批判
题记:建设社会主义科研新文化
——————————————————————————
引言:由科技部发出破除“唯论文”引发了众多议论,但是很少有人提出可行的方案,大家的心思也在讨论这个政策本身。上一篇博文,我们提出了抓住“评委”这一关键少数的改进建议,本文中我们试图站在更高的视野观察,为我国科技共同体的进化提供新的参考。
我们的科学研究现阶段目的是通过发现自然规律推进生产力大发展,其最终的目的是以生产力大发展为基础解放全人类。我们科学研究是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的事业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有与之向适应的科研文化和科研伦理。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文化
“基于私利的竞争产生最大的社会收益”是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也是过去几百年人类社会的主要运行哲学。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没有改变私利这一动机,但是却在技术进步基础上极大地扩展了竞争的深度和广大,因此其社会生产力和收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时至今日,在局部区域(国家实体内)竞争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已经开始起反作用破坏经济社会的进步(见美欧社会停滞)。社会运行矛盾中物质决定意识这一侧已经开始紧绷,需要矛盾的另一面(意识作用于物质)来实现否定之否定,推动矛盾升级的时刻了。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本身的局限性,他们的意识升级即意味着当前社会结构的解体和再造,目前还看不出这一趋势的可能性。
社会矛盾中意识升级的本质在于否定自身,使自己进化为一个新物种。犹如封建地主中的先行者否定自身变为商人和资产阶级一样,这种升级摧毁了封建阶层,却创造出了资本主义这一更富有生产力和活力的新社会存在。在进化的路上,否定自身是必有之途,只有如此才能摆脱旧文化与旧制度对于进步的禁锢。
二、社会主义的生产文化
竞争不是一种邪恶的机制,也不是一种终极的机制,而仅仅是机制的一种或一个阶段。我们不能将竞争视为一种坚定不移的正确,需要寻找更深层的逻辑基点,以社会进化为目标,我们需要一次次的否定自身,现在我们可以试着在一定程度上否定竞争。
当今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运行哲学仍然脱胎于资本主义的竞争思想,竞争机制又使得社会元素产生了巨大分裂,个人主义,小圈子主义,山头主义等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协作范围、深度和效率。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全域极大化为目标,我们需要创造新的与之匹配的生产文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主义大生产需要公心,公心能够降低竞争机制伴生的巨大的生产成本,或许这个成本就是我们达到下一个社会升级门限所差的那一部分。
三、社会主义科研新文化
我国当今的科研运行也采用的是竞争机制,这种机制并非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因为我们不知道该相信谁,这包括不知道谁会获得科技突破以及谁会更公正有效地利用科研经费、建立良好的科研团体。于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承担得起科研资源分配的风险,那么所谓的竞争既是一种内生机制,也是摆脱“责任”的一种行政措施。
在竞争机制下,生存始终是第一选择。无论是年轻科研人员为了生存委身于各个团队负责人再伺机而动,还是团队负责人为了团队生存对外拉帮结派,对内压榨年轻科研工作者。但是这种竞争主体始终过于微观,竞争态势过于激烈,不但无视了自身所属的科研共同体的生存发展,实际上这种竞争已经危及了科研共同体本身,这是多年以来一系列“科研管理政策”的根本原因,表明科研共同体已经不能依靠自身实行良好的管理,而政府的资源分配决策人身在共同体之外,完全不知道该信任谁,只能采用所谓“竞争择优”的策略。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科研工作者面临当前的困境不能反思己身,勇于改革,管理好自身共同体,不想当家作主,而寄望于共同体外的政府官僚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岂不怪哉,这不但是一种巨婴思维,更是欲当奴隶而不可得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全民共识的情况下,在高铁、航天、J20,055、玉兔等科研成果屡屡引起公众赞赏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的科研共同体还不能充分得到全国人民的信任。因为我们还有斑斑劣迹,故人民对我们爱有多深,冀望有多高,恨就有多重。
在相同的运行机制上,社会主义的科研和资本主义的科研将没有任何差别,除非我们的资源投入能够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不然我们很难相信我们能够开创科研新时代,能够产生更高的科研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爆发。无论是在国内修复科研共同体的公信力,还是开创科研新时代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服务,我们都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科研文化,这种文化本身体现的更高级的道德感和更强大的生产力相辅相成。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科研新文化的根基,我们要跳出基于个体私利的竞争这一狭隘的哲学,要将我们看成科研共同体这一更大组织的一部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要再试图通过挖自我所属共同体的根基攫取利益,这样的行为是对科研共同体的背叛。
在此我们呼吁:
既得利益的大佬们要率先带头,从自己管理的团队出发,扩展到自己的影响力范围重建我们的科研道德。要以发展科研为目标公正的开展各类评审,这会给大家带来长远的更大的利益。不怕公心之下判断错了,是要杜绝私心而坏国事。
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要团结进取,不断扩大自己共同体圈子,互相协作,革故鼎新,让恶止于我,而不是代代相因,彼此憎恨。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