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角度看高新技术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没有的技术
我们常常会讨论高新技术,潜意识里会认为高新技术就是利用非常前沿的、新兴的技术开发的产品和服务技术。单纯从世界和富国的角度看,这是对的。但从中国人的角度看,由于两个因素的存在,一是我们的产业水平总体上处于中低端,二是富国会对我们技术上封锁和卡脖子,高新技术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我们没有的技术了。我们国家会面临真正前沿领域的全球同场竞技,这个我们似乎不怕;但由于我们国家产业的主体处于中低端,需要开放市场给发达国家,人家又对我们技术封锁,我们的企业利润微薄,发展技术迭代的经费不足,市场开拓困难,形成了巨大的创新之困。
高校和科研院所并不长于应用和开发研究
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看到“创新”这两个字,下意识就会想到北青、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但实际上,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承担的是人才培养的工作,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致力于发现新现象、新原理和新材料。世界上其它国家也差不多,这种现象的存在应该有其深刻的内在合理性。所以,可以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涉足应用和开发研究,但很可能难以扮演主力角色。
企业开展应用和开发研究有天然的优势
企业需要发现市场需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以参与市场竞争,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竞争的存在,企业在产品和服务技术的迭代改善方面有强烈的主官愿望,会汲取一切可能的经验、知识和技术发展和完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是天然的应用和开发研究主体,就我国国情而言,也是天然的“创新”主体。
我国企业开展应用和开发研究的困难
截止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会有持续的研发活动,极少数特大企业甚至深入到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领域,数量巨大的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开展应用和开发研究的实力和动力。面对产业升级和竞争的巨大压力,潜意识地会在思想和行动上希望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起这个职责。同样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本身性质的限制,能够起到的作用很可能是有限的,问题很可能还是得回到企业层面解决。这里也许尽快做大企业规模、企业联合研发、对价值较大的授权专利采取财政减税方式补偿、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等,会更有意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