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有效交流的前提

开题讨论,论文答辩,组会等是研究生经历中最常见的交流活动。有意义的交流对于研究生的成长必不可少。

研究生与导师的联系应该最为密切,类似于师徒关系。除导师外,就是指导组了。指导组一般是由学科同行组成。但各学科导师人数的不平衡,造成不同导师组的效率不同。人数多有梯队的学科组相对好些,而单打独斗的导师面临更多的是单兵作战。

俗话说:3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现实中开题,答辩时的导师与学生并非都是有效交流,更多是走过场。交流过后师生双方似乎都不满意。

比如开题,将某一学科的导师和研究生安排在一起,每个学生10分钟汇报,然后是导师们评议(主要是来自其他导师的意见)。听取不同意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效果不佳。

事先师生(学生与导师,非导师)间没有交集。只凭现场PPT报告,很难了解学生全部思想。因而问题多为即兴式的质疑(没听明白),这样的讨论完全是双方不知情的随机对话,搞得大家精疲力尽,效果可想而知。建议事先将纸版文件发给老师们。

另外每个导师的准备不同。不可否认,导师间存在个体差异。水平,态度,能力决定提问题的深度。不痛不痒的问题,脱离实际的问题,装腔作势的问题对学生没有任何实质帮助。想从其他老师那里听到有意义的评论实在难。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保证讨论效果。

交流的目的是相互学习。通过报告会,可以知己知彼,看到彼此的差距。但如果差距过大,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对手间应该是水平,能力差不多的,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如同棋手博弈分级一样,只有相同级别的对手交流才会彼此受益,否则是鸡同鸭讲。

与懂你的人说话是有效社交的前提,研究生交流亦如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有效交流的前提  前提  前提词条  有效  有效词条  交流  交流词条  有效交流的前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