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迎接中国硬科幻电影时代,我们还缺点什么?

  春节期间,中国原创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截止2月10日,票房已经突破17亿。对于这部科幻大片,笔者的朋友圈虽然也有一些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认为其中的科学设定有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科学性硬伤。但瑕不掩瑜,总体上对这部片子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中国原创科幻电影迈出的关键一步。

  对于其中的科学性问题,笔者将另文进行解读,这里只是简单说明:科幻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小说的一种。既然是小说,就可以有虚构,甚至可以有一些违背科学的幻想,这与武侠片里飞檐走壁的轻功具有相似的功能。科幻小说和科幻大片虽然有助于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进而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但科幻片本身不承担科普功能。

《流浪地球》叫好又叫座,是一件好事,对科学文化的传播更是一件好事。笔者在2015年写电影《火星救援》的科学解读时,有感于《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一部接一部的科幻大片登陆中国市场,每一部都票房不俗,既赚了银子,又赚了里子,就曾强烈呼吁重视中国科幻电影。那时候只知道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在拍摄中面临诸多困难,还不知道有《流浪地球》这部片子。而四年之后,看到《流浪地球》惊艳登场,不能不感叹中国人敢想敢做的执行力和惊人的创造力。鉴于科幻电影的传播面非常广泛,具有全民影响力,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商业行为,更代表了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软实力,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一个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输出。

  为什么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基本调子,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世界末日、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美国队长出手相救,才使人类脱离危机。在这样的价值观的长期熏陶下,对美国文化的认可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向心力。

  《流浪地球》向全球观众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当人类面临危机时,是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通过中国人的方式,拯救了人类,而这一次拯救世界的行动只是起点。中国科幻电影的星星之火既然已经点燃,不久终将形成燎原之势。中国的硬科幻电影,不仅要开拓本地市场,也要开拓国际市场,面向世界,传播东方文化、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这种传播方式,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天然优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硬科幻电影作为商业影片,电影的制作和宣传发行首先是一种商业行为,没有必要将之与爱不爱国扯上关系,没有必要划分政治立场,上纲上线。迎合观众,创造悬念,吸引购票,乃至接下来的IP深度挖掘,开发文创周边,都是电影热映后可以预见的行为。

  长期以来,在中国开拓硬科幻,一直不被看好,有人认为我们的观众还不具备鉴赏力,有人认为市场还不成熟,也有人认为制作技术还不具备。《流浪地球》的火爆,用事实回应了这些质疑,使得中国人搏击太空、拯救人类的行为不再具有违和感,中国人穿上宇航服也一样具有太空英雄的架势。

  三年前参加的一次活动,让我这个电影的门外汉,开始直接地感受到,电影不是像我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那样是一种艺术创作,商业大片的制作和拍摄是一种工业,而且是高度专业化、高度精细化的重工业集群,而中国电影整体上还处在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时代转型的阶段,在不少环节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

  硬科幻电影的投资规模很大,资金需求往往上亿,甚至十几个亿,而且是一种风险投资,能否卖座还很难说。硬科幻电影投融资模式还有待探索。《流浪地球》的拍摄过程历经四年时间,其中一度面临投资方退出、资金短缺、拍摄进行不下去的困境,是吴京自掏腰包6000万加入,才使之得以起死回生。而下一次面对其他科幻题材的时候,这种投融资方式还能继续有效吗?

  科幻大片的前提是优秀的科幻小说,目前国内科幻创作的队伍还十分弱小,甚至还没有以写作为职业的专业科幻作家。具有全民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科幻作家,更是屈指可数,一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刘慈欣挟雨果奖的余威,已经成就了中国科幻界的第一IP。但其他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还无法与之匹敌,据了解,一部《三体》的图书码洋,数倍于其他所有国内科幻小说的码洋总和。

  硬科幻电影的特效制作,既要有宏大的想象力,又要有细腻的真实性。《流浪地球》的特效主要由国外团队完成,在影片中,利用木星引力让地球加速,利用行星发动机进行重核聚变,建设规模宏大的地下城市,展现冰封后的城市,等等,这些宏大且让人震撼的场景,其实都是后期特效制作出来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既要有对艺术深刻的鉴赏力,又要有坚实的理工科背景,在国内极为稀缺。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对科技人才的理解是狭隘的,不仅包括科技行业的研发人才,还包括科学传播、科普、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教育等领域的人才。这些领域的跨界科技人才,由于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反而有可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近年来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和《生活大爆炸》等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其中浓重的科学文化氛围,这背后其实是源于一种制度设计,即利用电视和电影强大的传播力,来传播科学。这种方式的实现需要两方面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是建立电影和电视作品的科学性审查机制,避免伪科学的传播,国内还是空白。另一方面,在硬科幻电影的编剧、导演、道具制作等环节,要建立科学家、工程师、特别是科普专家,参与到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机制。比如,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打开舷窗,应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星空,就需要天文学家和航天工程师的专业意见。美国科学院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对接机制,当电影制作方需要对某个专业问题进行咨询的时候,可以联系到业内最权威的的专家进行把关,提供咨询意见。《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他所在的大学为他参与电影拍摄提供学术休假和职位保障,这样做的目的,既确保了电影的科普功能、也有利于彰显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提升大学的声望,是一种互利双赢的合作方式。

  中国原创硬科幻电影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迈出,但是,今后我们还将面对《三体》等更高难度的拍摄题材,建立硬科幻电影制作的全流程保障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原文刊登在新京报

新京报评论

发布时间: 19-02-11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缺点  缺点词条  迎接  迎接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观点

 “从0到1”基础研究: 从辩证唯...

“从0到1”基础研究: 从辩证唯物主义三大规律说起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近日联合发文《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举措以加强“从0到1”...(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