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评价要排除两个大多数
首先要知道,绝大部分文献的学术价值是不需要给出评价的,因为绝大部分文献根本就没有学术价值。科研人员的学术评价也是如此,因为绝大部分科研人员也谈不上学术成就。我们现在往往把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公务员、图书管理员、大、中、小学校教师等都纳入学术评价的范畴。这只能导致学术评价的简单化、数字化和粗鄙化。其次,论文发表与论文的学术价值不能等同,不要认为论文发表就有学术价值。排除了两个绝大部分,剩下少量的精华就可进行深刻、认真对待了。
中国SCI论文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达到甚至超过美国的论文数量,把日本、英国、德国等科技强国都远甩在后面,是这些国家的科研人员没有掌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生产论文吗?非也!因为这些国家的科研人员仍然坚持手工式和个体式的科研活动,尽管科学技术水平很发达,但论文数量并不会显著增加,这是必须坚持的科学精神!坚持SCI的论文评价体系,必须把大量“水文”排除出去,并把那些已经被发现的“水军”消灭掉!论文评价要坚持劳动价值论,手工生产的文献价值要远高于计算机网络生产文献价值。与此同时,也吸收效用价值论(主观价值论)的合理内容,要看论文的具体引用情况,要排除可有可无的引用、负面引用、综述性引用等。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可能有几十篇,但真正有价值的引用只有几篇。这样,SCI系统作为科学评价才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科学研究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或思想活动,它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科学评价难有客观标准,要评价文献的学术价值必须认真阅读文献,了解文献的价值所在,要评价学者的学术成就也要看他/她的研究成果到底如何!君不见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学术评价吗?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爱因斯坦因“发现光电效应以及物理学的其他成就”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爱迪生有许多发明,但电灯的发明是人们所熟知的,日本的三位科学家发明LED灯,实现了照明革命。……评价恰如其分!你看到了“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科研经费”了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