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1936年史地系成立时分为哪几个专业及学科?不同书面文献中,对上述问题有不同的说法,值得探讨一下。
《风鸣华冈——张其昀传》一书称:“民国25年(1936)夏季,国立浙江大学史地学系成立,张其昀被聘为系主任。......浙江大学史地系分为历史与地理两组,而史地研究所的专业划分比较细,地学又分为地形、气候和人文地理3个专业”。
《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系史述论_1936-1949》(硕士论文)介绍:“史地学部分为历史组、地形学组、气象学组和人文地理学组,每年招收研究生五名左右。1947年后史地学部改称史地研究所,又增加了人类学组。”至于本科教学,该文中的“史地系学程表”中,一直到4年级都只有“历史组、地理组”两种。
可以推断,本科生的毕业专业应当只有“历史、地理”两个门类(注:这个归纳中的“地理组”与其他文献的“地学组”有异)。基于跟随有关教师从事的有关科研,至多只是研究方向,或套用研究生专业的名称。
《张其昀史地结合思想与浙江大学史地系办学特色》一文的介绍如下:
《浙江大学史地系对气象人才的培养和贡献》一文的有关介绍如下:
《浙江大学史地系对气象人才的培养和贡献》一文的本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信息如下(在课程设置上,史地学系分为史学与地学两组,学生一年级时不分组,基本上都是学习由教育部规定的共同必修课,自二年级起学生须认定一组,或史学或地学,进一步加以研习。):
总体上看下来,当时的本科专业只分历史与地学。至于专业的准确名称是“地学”还是“地理”,说法有些差异,但很可能是“地学”而不是“地理”。但是一些文献中将本科生称作“毕业于......气象组”的说法是欠妥的。
结合《一位历史地图专家的不倦追求_记刘宗弼研究员对地图事业的贡献》一文及《《施雅风口述自传》》中的讲述,当时入学及毕业文凭很可能是地理专业。
严格意义上,浙大当时是“地理组”还是“地学组”,或“地理专业、地学组”并存,目前还是疑问。因为入学与毕业文凭专业是什么糊涂得很,因此一般文章无法了解、只好避而不谈当事人的毕业专业,只称毕业于史地系。
附1:
附2:一篇文章的介绍
附3:《施雅风口述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