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视力丧失原因复杂?
Why is vision loss complicated?
------人眼新问(17)
都世民(Du Shimin)
摘要:本文首先以世卫组织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来说明视力问题的重要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视力丧失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现代人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哪些视角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只是单纯的生物学问题;而是多学科问题。不仅是感官问题;也是人体的系统问题;不仅是后天问题;也有先天问题。不仅有宏观问题,也有微观问题。不仅是物质问题,也有意识问题。不难看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关键词:视力,盲症,世界卫生组织,盲人复明,相由心生。
In fact, this question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How did the ancients view this question?What do modern people think of this problem?From what perspective can we discuss this issue?Because it"s not just a medical problem;Nor is it simply a matter of biology;It"s a multidisciplinary problem.It"s not just the senses;It"s also a systemic problem in the body;It"s not just nurture;There are also congenital problems.There are not only macro problems, but also micro problems.It"s not just a matter of matter, it"s also a matter of consciousness.It is not hard to see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blem.
Key words: vision, blindnes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lind regain vision, phase from the heart.
一.引言
2019-10-10 ,央视网报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首份《世界视力报告》,目前全球有超过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有超过10亿人是因近视、远视、青光眼和白内障等问题未得到必要的治疗所导致。由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和获得眼科护理机会有限,是导致视力障碍人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个国家,应将眼科保健纳入国家卫生计划和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因此全球盲症、视力损害以及视力受损者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http://tv.cctv.com/2019/10/09/VIDEn5tIrTsoU1llowqx17yf191009.shtml)
近年来,随着全球视力受损或失明人群的增加,并且许多导致失明的疾病很难治疗,眼科保健以及眼疾的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
二.盲人复明的说法可信吗?
在网络上,在科技报道中,偶尔可见“盲人复明”,这一说法已经有很多种情况,到底可信不可信?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手术的方法医治盲症病人;另一种情况就是,用自己的发现,认为与盲症有关。但是,这些报道至今未见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人员对自己研究成果夸大其词,无限延伸。
另外一种可能,是翻译者为了吸引眼球,将研究成果的关键部分夸大,选择的汉语词汇不合适。
还有一种可能性,研究人员和翻译者,对盲人失明的原因,了解不全面,不深入,也就是说对其复杂性估计不足,因此对研究成果与眼睛有关的,都认为会使盲人复明。这么一来,盲人复明的报道必然增多。但其结果是,视力丧失的人反而增多,不是减少,这就很奇怪了!既然科学研究成果那么多,却不能够对病人有效治疗,花了人力物力,却不能为社会服务,长久下去是没有好处的。几千年来,人类对于盲症的问题,一直很关注。
三.人的眼睛为什么会失明?
1)人类怎样认知盲症?
要回答盲症这个问题,应该从哪些角度来讨论?因为这涉及人眼睛的结构和工作机理。涉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涉及物质问题,还涉及意识问题。不仅涉及单一的感官问题,而且涉及到人体的系统问题。不仅是生物医学学科问题,而是一个多学科问题。不仅是人体的小宇宙问题,也涉及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大宇宙问题。
•在古代,人们无法认识微观世界,都是从宏观层面阐述相关问题。现代生物医学偏重于微观世界的探索,但对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至今没有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搞清楚,这是不争的事实。
•古人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来认知盲症。现在看来,就是人体的研究必须结合人生存的宇宙环境,这之间的互动。人有自适应能力,有认知、有思维,但是不可能迴避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差别,中医强调人体的平衡和系统性,而西医通常是采取消灭的方式,使用手术治疗,将不需要的部分切除,按现在的说法,寻找靶向,对于靶向实施消灭,不是共存。器官可以更换,可以换血,机器人可以疏通血管,如此等等,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所有都可以更换,让人可以不死。
•古人对大小宇宙的认知,可以用“三千大千世界”,“一沙一世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描述这两方面问题,这两方面问题的结论是怎么得到的?过去没有现在使用的这些方法,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人眼有五种功能,可是现代人却没有五种功能。尽管现在科学探索在研究第三只眼,但是至今仍未有结论,既不否定,又无法肯定。
2)古人怎样认知盲症?
早在公元前1324至1266年,在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中,载有“贞王弗疾目”、“大目不丧明”、“其丧明”等,表明当时已将视觉感官用“目”命名。眼病称“疾目”。眼失明称“丧明”。
古代将“盲”分成两种:
•春秋时期,《书经》载有“瞽奏鼓”。
•《诗经》载有“矇眸奏公”。据《毛传》解释:“有眸子而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瞍””。•在《辞海》中指出:是出自《诗经》。这表明当时已将“盲”分成两种,眼球完好的“盲”称作朦;眼球塌陷的“盲”称作瞍。
•在汉字中还有昧、眜、盳都表示“目不明”。见《文选.左思(吴都赋)》“相与昧潜险,搜瑰奇”。刘良注:眛,盲也。
•矐,使失明。《史记.刺客列传》,“秦皇帝惜其(高渐离)善出筑,重敬之,乃矐其目。
•司马贞素隐:“以马屎燻令失明”。
•《春秋左传.室公二年》中有“睅其目”之句。“睅”是指眼球突出之状的最早描述。眢,眼球枯陷失明。
•《六书故.目部》:“眢,眸子枯陷也。”
•“盷”:眼球转动。《大戴礼记.本命》,“[人生] 三月而彻盷,然后能有见”。
关于瞳孔记載:
关于眼的生理、病理、症状和眼的解剖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记载。《荀子.非相》中谓“尧舜参瞳子”;《史记.项羽本记》谓“项羽亦重瞳子”。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瞳孔的文字记載。
3)现代人怎样认知盲症?
视力丧失是视力高度减退或丧失到无光感的现象。两眼失去了识别环境的能力,难以单独料理日常生活者,称为盲。分单眼盲和双眼盲,盲人多指双眼盲的人。为了统一标准,便于统计和比较,1972年WHO制订了盲目标准和分级,现已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中国于1979年第二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时决定采用此标准。
“视力残疾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是全盲,也就是没有光感。二级稍有光感,但是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至少可以知道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天。三级几乎能看到的就是模糊的影子,比如前面是车子还是人。四级通过配带高度眼睛可以看见一些。但是比普通近视摘掉眼镜会差一点。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两类。”
一个人识别周围环境的能力,不仅有赖于其中心视力的锐敏度,还须具有相应的视野范围,若中心视力好而视野缩小,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小于10°而大于5°者为3级,若半径小于5°者为4级。
根据视力在0.05以下为盲目的标准,中国双盲的患病率平均为0.3~0.4%,中国约有盲人300~400万。视力低于0.3,工作学习均有相当困难的低视力患者,约为盲人的2倍左右。
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眼外伤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低视力的主要病因为老年性白内障、沙眼、角膜病、屈光不正、弱视及眼底病等。
应当指出:〔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2〕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3〕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4)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多种说法:
•有的专家认为,视力丧失有三个主要原因:〔1〕年龄相关黄斑变性,这种影响视网膜的病变是英国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2〕糖尿病视网膜症,一种累积性的视野模糊,60%的II型糖尿病患者会产生该症状;〔3〕白内障,75岁以上视力丧失的人群中,1/4都是因为这种眼晶状体混浊而致。
•还有专家认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巩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等部位受损,都可能导致失明。
〔1〕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均可 引起突然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
〔2〕玻璃体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 静脉阻塞以及糖尿病并发眼底病变者, 〔3〕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的主要症状有患眼红肿疼痛、流泪、视力急剧下降并伴有患侧偏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4〕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这是—种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即可造成失明的严重眼病。
•视网膜脱离
如果在临床上发现看东西出现黑影或者固定的像帘子样的遮挡,进行眼科B超或者眼底照片,发现视网膜脱离,则一定要及时就诊、及时手术。
•青光眼
青光眼是眼压增高导致眼底病变,所以青光眼如果已导致失明,基本没有逆转的可能。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在眼眶内的部位不同,其术后失明的风险大不相同。
•脑积水
脑积水会导致视力模糊。
•遗传性失明
2019年秋天,18位患有莱伯氏先天性黑朦10型的美国盲人将接受一种新型疗法的临床试验。莱伯氏先天性黑朦(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也是导致儿童先天性眼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这种疾病的婴儿,会在出生时至一岁以内,快速丧失双眼视锥细胞功能,直到完全失明。遗传性失明被认为是基因问题,因此通过基因改变,用这种方法来治疗失明。但是用这种方法能否治疗先天性失明的所有病人,仍然存在疑问。
•视力突然下降
有专家认为,通常视力会随着年龄增长缓慢下降,但视力突然下降和一些习惯、疾病相关,美国《预防》杂志网站近日总结了造成视力突然下降的六大原因:整天盯着屏幕看;照明因素;隐形眼镜戴太久;角膜擦伤;服用某些药物;青光眼。
可参看如下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视力丧失/3804237?fr=aladdin)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0964eca276bd948285f536a0.html)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33632817113094205.html?fr=iks&word=%C3%A4%C8%CB%CA%A7%C3%F7%B5%C4%D4%AD%D2%F2%2C&ie=gbk)
(https://m.sohu.com/a/226321002_10002809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178.shtm)
中医对人眼的研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的老中医认为:中医是文化。也有说:中医基础理论不是科学,它更像哲学,是生命哲学。哲学由本体论和方法论构成。中医的本体论就是整体观。中医的方法论就是辨证论治。我国著名医学家有扁鹊和华佗。医药学是我国古代发育最成熟的学科,自成一格,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有诊断和治疗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 (非一时一人之作) 以阴阳说和五行说为据,强调人体的有机整体性,提出了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中医药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中医即以汉民族的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我国古代医籍之多为古代世界各学科之冠,据统计有近8000千种。
中医眼科的萌芽时期远在上古,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商、周、秦、汉诸代。这一时期,祖先通过一段漫长而原始的、一症一药、对症治疗眼疾的年代之后,开始向着探索眼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
如上所述,不难看出,人的视力丧失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够简单的归结为某一个问题,让盲人复明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够笼统的去说,那样做是不科学的,也就是说,盲人复明的希望到底在哪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研人员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某种研究结果,就认为都可以解决盲人复明,因为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