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者的悲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2007年12月6日
在2007年12月1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成立仪式”上,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林群指出,很多科学家不敢投身科普事业,因为怕被自己的同行指责为不务正业。他说,华罗庚先生当年热心地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就有不少数学家(甚至包括华先生的学生)不理解,他们认为科普并不能带来新的发现,因此价值等于零。一些从事科普的科研人员,在申请职称时是决不敢将自己的科普发表物列上的,因为列上去恐怕要得负分。
这一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00》的第8章“科学与技术:公众的态度与公众的理解”说到:科学家们往往很不情愿与新闻媒体对话,这一方面是担心媒体在报道时歪曲了自己的意思。一旦遭到歪曲,你讲不清是你的错还是记者的错。另一方面,他们更害怕被同行非议。在美国,有“卡尔.萨根效应”的说法,指的是;如果你像天体物理学家、科普大师萨根那样花很多时间与公众沟通,人家就认为你肯定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在科研上。事实上,很多科学家认为,萨根的学术成就足够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但由于他的科普成就太突出,反而害得他一辈子未能当选为院士。
有人认为,萨根未能当选院士的重要原因是遭同行的嫉妒,因为他名气太大了,他的科普畅销书稿酬太高了,而一般的院士既没有萨根出名,又没有他有钱。这种说法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乃是,专业科技人员与科普人员的价值观存在着很大差异。
现代科学昌明以来,学科分化的步伐从未停止过。现在,学科融合、学科重组很热闹,但学科分化也很活跃。事实上,如果学科分化不细,也不会带来那么多融合与重组的机会。就好比在经济领域,产业分工越细,中介服务的市场越宽广。我国中介机构总体上发育不良的重大原因之一,是专业化分工仍旧较弱。由于学科分化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崇尚专深、反对心有旁骛的价值观就根深蒂固了。而科普人员以俘获受众为己任,自然树立了另一种价值观:不能过于艰深,需要旁征博引。
参考文献
[1]National Science Boar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0, 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00/access/c8/c8s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