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短视频和抖音里都有类似的段子。两个青年人到了谈婚论嫁地步,一个要求在2020年底前交付彩礼,彩礼的金额可以商量和优惠,而另一方却声称暂时没攒足彩礼,如果丈母娘允许在2021年支付,那么可以多给10万滞纳金。显然双方都是考虑到2021年民法典实施后对彩礼的约束条款了,各有各的心思,一方面要遵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更得遵守国家律法和文化传统约束,真是斗智斗勇。
2020年全世界疫情的肆虐对经济领域造成了很大冲击,抗疫不力的国家和地区对公民的生活造成了诸多的困难。因为地区差异和行业领域差异,一些行业和单位的职员收入相对稳定,一些行业如运输服务业,酒店服务和餐饮销售服务、建筑业等一定程度上收益受损,对于月光族和还房贷却没有积蓄的从业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高校和研究所教职管理人员来说,网络线上教学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有关部门的强力防控措施、师生们的积极配合和组织防控疫情也有力保障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对而言,高校,行政机关等事业单位的工作和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也使得广大师生和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强了对国家,单位和集体的认同感,深刻体会到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多么的重要。
对于科研领域来说,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线下的学术交流,包括跨境和国外学术交流在2020年基本停滞,但替代的腾讯会议和ZOOM等平台的启用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术交流的方式,如不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参会成员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了会议差旅费、住宿费和体能消耗,提高了学术交流的效率。显然,这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科研经费的支出。在研科研项目的人注意到,2020年国家基金填写进展报告要求填写经费余额,对于结题的项目要求余额超过50%总经费的必须给出说明等。这一些列举措体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项目负责人和管理单位更加严肃认真使用科研经费,而不是占据科研经费或者浪费科研经费。
另一,因为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差异性,一些政策的实施对一些双非高校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2020年已经结束,各个高校都在动员二级学院的教职员工积极备战2021年各类基金项目的申请,不仅要保证申请的数量,而且更注重申请书的质量来确保立项的百分比和绝对值。因此,各个课题组和学科组都积极组织研究人员撰写基金申请书并预约校内外同行专家进行指导。对于还没有晋升教授职称的人员,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必备的硬核,对于晋升了教授的人员却要在一定聘期内保证足够的科研经费来满足岗位的基本考核要求。因此,持续的科研经费申请是职称晋升和满足高一级岗位聘任的基本要求。
对于多数非研究型大学来说,教职人员必须满足基本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指导,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以及公共服务等目标任务的考核,因为教职人员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对于职业性研究人员来说,主要任务是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和获得持续稳定的科研项目经费来保障课题组的运行。
2020年有关教学管理部门对高校出台了系列指导性文件,其中最有力的是关于禁止对SCI论文和专利等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的规定。这也让很多高校管理层和部分科研人员陷入困境,在没有完善同行可靠评价的框架下,只是压倒性地破而没有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来指导,这让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域的高校管理一定程度陷入了困境。
我在此前的博文中反复提及到,SCI论文是科学研究的副产品,也是指导和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教学成果产物,体现了研究生导师和青年教师的劳动。一些高校对所谓的SCI论文直接奖励无非是两种原因:1,学校的人头费充足,这些学校的经济实力比较高,找个理由给教职人员发一些福利而已;2,学校层次较低,经济实力也差,科研水平也低,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搞科研,科研项目经费和成果也很少,在有限的财力资源里挤出一点经费来刺激大家搞科研,类似于诱饵作用,等到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上升后就大幅度减少科研直接奖励了。一些高校则实现岗位分级管理,根据学科组和同行评价,对教职人员分层设立岗位对应不同的岗位绩效,完成目标任务就行,这个聘期完成的科研成果将作为下一聘期岗位竞聘的依据和参考,所以就没有科研奖励的说法了。其实也是综合了各种量化指标后而设立的目标任务。
有个令人深思的故事,记者去某地区采访放羊倌今后的目标是啥。羊倌答到,放羊,扩大规模赚钱,娶媳妇,生娃,再放羊,再卖羊赚钱,给儿子娶媳妇,放羊,.........。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又大幅度增加了,预期和2020年差不多也会一定程度增加研究生录取的数量,那么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也要调整了。对于那些已经分级设立岗位的高校来说没有大的区别,而对于双非高校的研究人员来说可能有些困惑。以前的模式是:多招收研究生,多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申请更多科研经费用于科研(包括给研究生的科研津贴),继续科研,产出科研成果,循序渐进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培育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等大目标,培养人才。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导师持续付出了劳动,而产出的科研成果不能直接奖励了,因为不同的导师付出的精力和指导能量差距很大,而一刀切的取消了科研成果奖励,势必让一些导师陷入了困境。要不要继续招收研究生,要不要继续申请科研经费,要不要继续开展科研工作?要不要再搞点其他兼职? 谁能保证说取消了科研奖励就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没有持续的科研产出,反复讲授那些已经成型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而没有新的科研成果提供素材,那么还需要那么多教职人员吗?如何保证授课方式和风格的多样性?如何体现授课老师的个人感召和落实课程思政?
对于一些比较开明的高校来说,允许人才自由流动,青年教师坚持在科研领域潜心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即使不给任何科研奖励也要把科研继续下去,目的在于提高了科研水平后可以有资格和能力到更好的科研平台和双一流高校就职,那么个人发展空间和收入也大幅度提高。而一些高校全面禁止人员流动,对于青年教师申请调动到其他更好的科研平台和高校一概不理,不放档案,这无疑窒息了这些奋斗的青年教师的最后希望。
仔细阅读上级文件,对于中西部人才稳定和保护的指导性政策中提及到允许各个单位一定程度收取对人才培养费。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任务,也承担着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如果一个双非高校的青年教师经过10年努力,获得了一些列科研成果也晋升了教授,如果也在双一流高校能获得新的职位,那么无疑这种人才培养显然是成功的。此时,如果该青年教授在双一流高校谋取到了更好的职位,那么向曾经工作的单位适当缴纳一定的培养费也是合理的,这和买房子保养后升值纳税也是相似的道理。至于缴纳多少培养费,要看其增值的幅度,比如该青年教师在现在任职单位每年的总收入只能拿到18万,而新的工作单位愿意给予年薪50万,那么说明身价提升了大约2倍多,可以适当收取一次性30万的培养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教授,可以根据其工作年限适当的折扣,而不是对所有拟调动教授的申请一概不理。否则,那些有潜力的年轻人哪个敢来这些高校工作? 如果能招聘到青椒,那也基本上是来混着等退休的为主,或者是缺乏自信和奋斗目标的一族。很难想象,一个能在其他平台获得更高薪酬和职业获得感的青椒,在现任单位却无法保障同等尊重和薪酬情况下依然淡定。毕竟,每个人都首先是自然人,都有为自己家人谋取幸福的追求和权利。
对于高中生来说,努力学习就是期望考入一个知名高校获得更好的深造机会。
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谋取更幸福和高质量的生活,职业获得感。
依法治校体现了高校管理的水平,也是保障教职工的权益的基本要求,也是管理领导层的担当,此行任务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