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地理学:啥都是,却又啥都不是。

地理学:啥都是,却又啥都不是。

冯兆东感思于2021年元月15-16日

看到“中国地理学会”颁布重磅红头文件,指示全中国的“凡有地理属性的学院”统统正名为“地理学院”。我是被震惊到了:一个学术性质的“虚构组织”竟然有如此大的权力?不过呢,如果学会的理事长在学术大会上发出如此的倡议呢,我倒觉得很是正常。

地理学:一直挣扎在”啥都是,却又啥都不是“的困境中。在工业革命之前,特别是在地理大发现时期(约15-18世纪),地理学是全世界最大的学问。在中国的古代,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尊为”超大师级“的文化人。

当人们对地球的了解全面成熟起来以后,当”物理学大发现“的时代主导后,当工业革命将社会带入新时代后,地理学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地下降了。取而代之的是:地球科学的全方位发展,因为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上天(如:大气科学)和入地(深海钻探、地震波探索等)的本领。

曾几何时,地理学”萧条到“被‘一流大学’统统驱逐出境了。例如,从上世纪50年到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流大学的地理系几乎被赶尽杀绝(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

然而,作为一个社会公识需要的学科,美国的‘非一流大学‘的地理学得到了充分扩展的机会。但是,地理学的”严格定义“和”学术范畴“一直是”地理学家“争论的话题。这样的争论几乎每年都出现在美国地理学会的年会上。

争论了几十年,一直没有结果,以至于有地理学家公开(在美国地理学会的年会上)调侃道:”那些自我标榜为地理学家的人们所做的任何事都属于地理学的范畴“。而地理学家也被调侃为:”一群似乎啥都知道(know)但却又啥都不懂(not understand)的人们“。

实际上,这个问题早早被严肃的学者们认识到了。特别是随着”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有关”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项目的持续和有力推动,地理学正在随着”地球科学“的飞速进步而进步(在某些方面呢,甚至推动着地球科学)。特别是,当”人类活动“被认定为”地球环境变化的驱动因子之一甚至是目前的主导因子”之后,地理学家一直致力于发挥自己的长项(即:其研究兴趣关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地参与到地球科学相关的(诸如:“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研究活动中去。不过这里需要注解:”地球系统科学“不是地理学的专属,”全球变化“也不是地理学的专属,甚至连“可持续发展”也不是地理学的专属。

确实应该承认,地理学的确在社会的实践需求方面(如地理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科学理论方面(如地球表层”地球系统科学“)都起着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地理进步的轨迹是:它是地球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地理学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而基金委叫做”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理学如果不走”自然科学“的路子,它就应该和它的前身一样,去与历史系合办。

我是对地理学有信心的:(1)将自然地理学全方位地纳入地球科学,以”纯自然科学“的方式(逻辑地、试验地、计算地、模拟地)全方位地理解”地球表层过程“;(2)借着被充分认识到的”人类因子“在地球过程中的重要性,将”人类-自然耦合动力学“推到科学前沿;(3)当然,获取地表过程信息的方式(如遥感)和处理地表过程信息的方式(如GIS)都有充分的科学机会和社会应用机会。

诚然,地球科学本身包含着人们对”地球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这给那些地理哲学家们(或哲学地理学家们)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地理学  地理学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