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 强 邱均平 金平果评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和肆虐,不仅给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给学校教育造成了严峻挑战,同时对健康学校建设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课题。在立足健康浙江建设的背景下,从健康促进的本质来全面审视和反思当前的健康学校建设取向,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纠偏,更在于我们对健康学校究竟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根本立场、历史判断与前景预期。
01:
现状与成效
(一)确立早发优势地位,不断强化政策支持
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始于1998年,之后的五年在嘉兴等四个地域开展了健康学校项目试点建设。2003年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卫生厅联合颁发了《关于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的通知》,全省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11年出台《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命名与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进一步规范了申报、评审工作程序、等级分类和评分标准。2016年颁发《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浙江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十三五”规划》等系列文件,把构建大健康格局、提升健康素养作为核心战略。这些政策文本不仅为健康学校建设提供目标指引,还对考核评估程序进行适时调整,对申报学校按金、银、铜牌三个等级进行评审及周期推进给予制度化,使评估更具科学和可操作性。对已申报成功的学校进行定期复查,实施长效管理,保证了工作的延续性与政策的稳定性。这些契机,直接促成了浙江健康促进学校创建行动的规范化与跨越式发展。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已创建健康促进学校1977所,覆盖全省各县市区,占浙江省中小学校总数的33.51%。
(二)顶层设计与时俱进,建设成效渐次凸显
2016年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关于印发健康浙江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其中详细拟定了教育系统的考核指标。浙江省健康办也将“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覆盖比例达到50%”纳入到了“健康浙江年度考核指标”中,把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放在要位,被省政府纳入“健康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这一行动随即转化为政府政策行为。这意味着“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的确立,要求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机制,是坚持素质教育、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行动体现。自相关政策和标准制定以来,浙江健康促进学校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逐渐提高、学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学校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与2010年比,中小学生营养情况得到改观,总体肥胖率有所降低,总体低体重率有所下降;总体近视率上升速度趋缓,从而提升了广大师生健康素养,为营造健康校园、建设健康浙江贡献力量。
(三)严格规范建设工作,提供多元资源支持
浙江省从学校诊断、计划制定、活动设计、效果评价等方面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要求进行,对创建工作进行总体布局、方向引导与行动规范。各中小学校根据《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标准》,从组织健康、健康环境、健康教育、社区关系、效果评估五个方面进行健康学校建设。创建之初,要求当地健康教育机构提供相关服务支持,对学校特定健康需求进行总体诊断与把脉,确定健康促进的具体内容,开展一系列综合性干预,并对实施效果给予评价。此外,浙江省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把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和知识,采取分层、衔接和螺旋提升的方式,以生动的故事为载体将健康知识有机融入。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覆盖全部学段的健康教育读本,并纳入浙江省中小学地方性教材。浙江省疾控中心还与杭州医学院合作,共建全省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02:
问题与成因
(一)对学生健康生活形态缺乏实质性的关注与举措
调研发现,学校即便已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成立健康学校创建领导小组,也出台了相应计划,如将家庭、社区纳入健康议题决策及其相应事项的合作范围等,但这些似乎更多是出于绩效目标与利益获取的考虑,把健康学校创建视为一种运动口号、一种特色标签或一种宣示标语,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理念和知识行为的系统教育还不足,没有真正落实的情况并不鲜见。
我们注意到,一些学校在创建之初并没有进行社区诊断,对师生的健康需求评估关注不够,更多的是针对评估方案设定的标准与内容逐项逐条来对标,只关注可观测的量化指标达成,而淡化了基于本校与社区特点进行特色创建,难以聚焦健康促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评估结果成为本身,评估目的则被忽略。一旦通过健康学校创建项目的等级验收,对其重视程度也迅速下降,健康教育活动则容易陷入形式化。这种短板在当前暴露无遗。如一些学校仓促上马网络教学,对应急状态下的学校运行缺少系统思考和行为自觉,对疫情状态下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需要、情感需求关注不够,提供给学生的线上课程质量不高。如学生长时间低头凝视电子屏幕,对颈椎、眼睛视力的影响;疫情对学生心理巨大冲击所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还有出现暂时性的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严重冲突,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亟需引起关注并解决。
(二)课程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们还发现,学校对健康促进的价值取向、内涵特点、途径方法的认识有待深入,往往将健康促进局限为学校内部的某项具体的卫生教育工作,缺乏从制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运行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一方面,作为健康促进主要载体的健康教育,仍旧缺乏系统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配套教材及其课时安排;即便开设了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在知识的系统性和不同学段的衔接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系统开发与研究;同时,课时常常被主科挤占,事实上沦为一种陪衬。实施专业的学校健康教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健康教育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另一方面,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较低,在营养科学、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等领域没有常任教师,教师教育教师普遍缺乏上述专业背景,对学生进行常见病及预防、膳食均衡等知识普及教育还不够。另外,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教师的薪酬、晋升和培训缺乏政策保障,这些都严重影响学校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对健康促进含义的理解不透导致缺乏全局视野
学生健康理应放在健康学校建设的基础地位,但在校生身体素质状况仍不很乐观,健康风险行为增加。肥胖、近视眼、贫血、沙眼、寄生虫病、龋齿病“六病”仍对青少年构成威胁。一份前些年的浙江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城市肥胖学生超重与肥胖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在近两年的征兵中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学生身体素质也在全面下降,具体表现在速度、下肢爆发力、耐力和力量等出现持续较大下降。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近视率分别达到78.5%、90%、86.6%,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近视率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直线上升,到高中达到高峰,大学稍有波动。上面提到,尽管目前总体情况有所改观,但健康学校建设过程中的短板仍未得到切实解决。
究其原因,这同人们对健康促进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清晰是分不开的,仍旧把它看作传统卫生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替代。整体视野的缺失难免导致健康促进工作的零敲碎打,仍旧依循传统卫生教育的路线,通常以卫生常识和生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传授为主,但知识化的宣导与死记硬背对于增强学生的防疫意识与健康观念的效果不彰。这并不是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健康教育要切中社会与学生发展需求进行研判,重新思考健康促进工作的目标定位与运作方式。
(四)跨部门合作的政策及经费支持亟待加强
健康学校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跨部门合作政策、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学校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社区之间的协同有待加强。建设经费一是来自教育、卫生主管部门;二是学校总体经费预算安排。调查显示,对于来自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经费,虽然相关文件提出了一定要求,但是健康学校建设属于学校的自选工作,相应的经费支持力度还不够。对于建设过程中学校所提供的经费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管理层对该项工作的价值认识和预期。因为建设经费需从学校总体经费中支出,必然影响到公用经费的统筹安排并挤占本已紧张的教学经费,容易削弱其创建与推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上跨部门合作参与健康学校建设的政策力度不够,如组织管理、运行机制、条件保障等,使得相关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参与这项工作理解不到位,对于建设的流程和要求不熟悉,缺乏参与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03:
对策与建议
健康促进的本质在于:基于大健康观塑造学生的健康生活形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只对以往健康教育的碎片化修补,更要依靠系统完备的协同机制,是制度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等方面的集成和联动。
第一,加强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缺乏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化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最大制约因素。建议提高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入职门槛,并对目前的专兼职教师进行考评认证。在全省范围内规划布局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培养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除了加强健康教育专业职前教师培养,还要注重在职教师专业化培训。宜设立专项培训计划,构建公共卫生、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学等跨学科专家培训团队,整合卫生、教育和体育等学科知识,对健康教育师资进行系统性的后续教育,掌握健康教育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满足健康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另外,会同卫健、人社等有关部门,重点研究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聘特别是晋升高级职称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措施,给予其职业发展的前景与动力。
第二,加快推动课程教材建设进程。建议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跨学科专家团队,编制或修订学校健康教育专业教材。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涉及学科领域广泛,需要组织多领域、跨学科专家团队分模块编写,分学段开发符合不同学生认知规律与实际需要的健康教育课程群,整体反映目前国际上学校健康教育的潮流和趋势,以及我省教育发展和学生的健康需求。这要求综合体质、心理、情感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从生理卫生常识、营养科学、常见病与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共卫生技能、积极健康心理养成、阳光体育等角度切入。
第三,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其政策实施。建议在现状调查、理论研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与社区的健康教育资源,重点建立学校健康促进的结构框架,实施“学校—政府—社区—家庭”合作模式,创设全方位的健康教育环境。在政策实施上,重视跨部门合作,要求卫生管理、疾控预防、医疗机构等部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落实共同开展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基本条件、方法途径与主要环节。
第四,设立专项经费并建构学习资源平台。建议政府制定指导性政策,提高健康学校建设在学校工作评价中的权重,强化对创建工作规范化的督导检查;加大对健康学校建设专项经费拨款力度,并构建完善健康教育资源系统和互动平台。在健康学校建设教育资源方面,包括健康学校辅导手册、健康六大议题、健康学校工作指南、成效评量工具、教师教学手册、数字化教材、教学影片等。强化互动性学习系统,构建网络辅导记录系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和答疑的渠道。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模式,建立学生健康体验基地试点,将健康教育内容科普化、动漫化或者VR技术处理,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学习动力。
第五,建立专业化的健康学校政策研究中心。建议依托专业机构,组织专家学者专题研究学校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现状,深入了解有关卫生与健康教育的需求、问题与途径,借鉴其他国家的有效做法或成功经验作为政策决策参考。同时,在已有政策和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总结与提高,从理论和政策上明确健康促进的内涵和外延。鼓励与支持高校加强健康教育学科建设,集中跨学科力量组建学校健康教育专业研究与发展支持体系。
第六,加强教育系统的应急管理。教育系统应急管理是教育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采取的预防工作与应对举措。建议政府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卫生与健康教育指南,在学校以及相关网站与社交媒体同步发行;制定有关卫生与健康教育的规程,特别是突发事件如发生疫情后的处理程序,让家长、教师和管理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与具体行动。经此疫情,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应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切实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
(苏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教强省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中心(浙江智库)执行主任,特聘教授;邱均平,通讯作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院院长,资深教授)
本文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健康学校建设的范式转化与机制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