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高校管理,涵盖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方面面,看似复杂,其实管理模式可以用过程控制、效率优先8个字来概括。
过程控制,其实就是痕迹管理。无论是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都包括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要通过报表、视频、图片、签字作为痕迹的佐证,加以层层监控,以保证教育产品的质量。单以课程期末考试这个教学环节来说,就包括任课教师AB卷命题、系主任审批、教学副院长签字、考试中心随机抽题、考场记录、命题小组阅卷、试卷分析、试卷审核、标准答案这样十几道环节。至于硕士、博士毕业答辩,环节就更多了。
效率优先,集中体现在高校的绩效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把教师教学工作量、科研产出、社会服务的数量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权重换算成工分,然后与年终绩效、年度评优、职称评聘、研究生招生指标等资源分配紧密挂钩。起源100多年前西方泰罗制的量化管理手段,由于其原始、简单、粗暴,早已为当代经济学家所唾弃,没想到却在21世纪文明程度最高的象牙塔大行其道,几乎所有的高校无一幸免,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过程控制的实施其实际建立在2个前提:产品是标准产品,质量可控;工作者主动性、积极性不高,需要监控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定额。绩效管理的前提更加简单:高校教师是个势力的经济人,“大棒+胡萝卜"的管理手段才能督促其多出成果。
如果从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教育对象来看,无论是过程管理还是绩效管理其实都不s适用于高校教师。科学研究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大学专业类型众多,科研经费获取、论文发表难度迥异,如何能用工分制的年度绩效来简单测度?
如果仔细分析,过程管理与绩效管理如果同时实施,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既然过程管理需要消耗教师大量的时精力,而收入水平、职称评聘仅与绩效挂钩,那么必然导致过程管理流于形式。也就是,过程管理在绩效优先的管理模式下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在绩效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很多"痕迹”这种形式的东西也难以维持。据笔者在高校工作的朋友反映,一些高校出现了部分教师拒绝参加院系组织的教学研究、学术交流、民主评议、政治学习等活动。
单纯从绩效管理本身来说,负面作用也很严重。效率优先很难与公平兼顾,而公平与道德水平存在密切联系。绩效发挥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公平完全丧失、道德水平急剧下降的时候。其实,科研领域的弄虚作假、急功近利无不与越演越烈的绩效优先管理模式有关。
讲2个真实的例子。某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实行双向选择,某位来自于边远省份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指导难度大、科研无产出,比较效益太差,通过系统申报了N个指导教师,都被婉拒。无奈之下,只好跑到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那里哭诉:没有指导教师,没法毕业,家里还欠了助学贷款呢!另一所双一流高校为加强本科生培养质量,对所有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呼吁所有在职教师承担教书育人责任。由于没有绩效,一位教授明确地表示:不愿意指导报名他门下的本科生。理由也出奇地简单: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啥都不懂,天天打电话、QQ留言叨扰,我才不趟这个浑水呢!
好树结好果,反正也亦然。人们经常诟病的高校形式主义严重、师生精致个人主义趋势明显,无不与这种管理模式有关。如果象牙塔内绝大部分人都变成锱铢计较的经济人,科技创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也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