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通过腾讯会议远程和2020级研究生见了面。今年招了三位研究生,其中两位是主动联系我作为导师的,另外一位是别的老师转过来的。欣喜有学生主动联系,也很敬佩学生有主动行动的精神。每一年和新生见面总有一种仪式感,深感肩上的责任,即怕误人子弟不能帮助学生正向成长,也怕学生迷失方向不珍惜三年宝贵时间。所以,每次都提前一天准备好给学生的建议,第二天见面时一条一条给学生解释、说明、举例,担心说不明,担心领不透。关于每次的建议,一般以近一年指导学生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总结而来;关于建议的条数,尽量以三条为限,多则影响效果,少则不够系统。而建议之间的逻辑,一般遵循总分,这样比较复合大家的接受模式,先给中心思想,再分述。建议简述如下:
(一)定个小目标
规划一下三年的目标,把目标进行量化,想具备哪些能力并通过哪些考核体现。比如,提高英语协作能力,发表英语论文,通过CET6。综合成绩评价top10等等。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那么行之前的原动力是不是更需要激发出来。所以像主动联系导师的事,是因为有了想法,才有了行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导师。定个小目标,在心中激发自己的原动力,应该是最终实现目标的本源。
(二)你愿意为成功实现目标而舍弃哪些?
这句话是从Jack Ma的演讲中拿来的。有了好的目标,没有行动等于梦。在行动的过程中,never easy。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实现既定目标,就要有所取舍。三年内要学生、要应酬、要谈恋爱、要兼职等等。但是需要明确这三年是以学习为名,以学习的时间来做以上所有的事情。认识到这个首要任务,就可以明白,你想牺牲哪些需求,是牺牲学习时间去做其他的,还是牺牲其他时间去学习。有的学生本科过了CET-6,有的学生研究生阶段花了三年时间最后过了CET-6。试想一下,都是在学习,可是别人在该做这件事的时候完成了,而自己还在拼命的赶。能拼命的赶的知耻后勇是值得肯定的,可是这样注定差距至少不会缩小,往往会越来越大。可以试想一下,毕业后的情况。研究生阶段较好实现自我的同学找到好的工作,拿着好的收入,而浪费时间做其他事情的同学,找到一个不理想的工作,还想继续奋斗拼命补短,这是多么的讽刺,该学习的时间去做其他的,而该工作的时候还要拼命去补学习。所以,这条很重要,在三年里要学会舍弃一些需求。一直以来,我都和学生说,研究生阶段其实是烟酒僧。有年轻的放纵尝试,有年轻时的修行。而尘嚣过后,应该是坚持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舍弃无关的杂念,使之成就目标的价值。
(三)你愿意为成功实现目标而改变哪些?
易,这个字中文的解释太精湛了——更改,替代。用唯物的观点看,万事万物都在变,自己也在变。这三年的改变是随性发展继续重复着自我,还是修身养性每天坚持向善而易。一直很欣慰自己毕业的邹同学,研究生三年改变了两个习惯,一个是早起,一个是坚持锻炼。而前者是在我的要求下每天比我早来一小会,慢慢养成的习惯。如果说制定的目标是遥远飘渺的,每天坚持的改变就是实在的。修行三年,不需要打破自我重塑,仅需要简单改变或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坚持读书,坚持爱好,坚持健身等。修行三年,果皆因种的因,因的形象就是习惯。希望大家不要浪费三年时光,苦行修行,三年后脱胎换骨,回头看各种痴念以消,是以慰师承,以慰父母,以慰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