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评价的问题剖析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的简称。SCI索引系统是根据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的研究成果——科学计量学(《小科学,大科学》)开发出的二次文献记录系统。普赖斯通过对美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增长分析发现图书馆的文献量每隔几年就要翻一番,同时还发现20%的期刊可以满足80%的研究需求,也称为图书情报的“二八定律”。极具商业头脑的加菲尔德先生于1972年发明了SCI系统(数据库),1984年加菲尔德获得普赖斯纪念奖。SCI系统的早期运营效果并不好,到90年代,由于中国最早由南京大学发起用SCI系统来评价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后,才被中国的许多大学所采用。再加上中国大学的211认证和985分类以及后来的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的推波助澜,中国大学以及后来的研究机构,再加上医院等评价其水平以及用于个人学术水平评价等需要,SCI逐渐成为整个中国的学术评价标准。SCI系统在美国也与西方、日本等的科学仪器公司一样,随着中国的科研经费的大幅度增加成为非常赚钱的工具。
SCI作为一种二次文献记录系统,是根据文献的外在特征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所得。其主要记录文献外部特征(题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期刊名、出版社、发表时间、卷、期、页码范围等、也会给出作者的联系方式,如通邮地址、电子信箱等)并给出文献的出处,给读者提供文献线索便于检索,将SCI系统作为评价期刊的影响力以及用影响因子来定量刻画期刊的所谓影响力是加菲尔德的独创。后来,中国人将SCI系统用于评价文献的学术价值以及论文作者的学术贡献,这是加菲尔德先生始料未及的。加菲尔德是聪明人,他意识到必须在中国人认识到SCI评价的负面性之前把他的公司卖掉!中国人将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同于文献的学术影响力以及作者的学术影响、学术贡献。这种做法从方法论上看是错误的,是用文献的外部特征来评价文献的内在价值。文献的学术价值以及学者的学术贡献和学术成就是不能用外在特征来进行考量的。就好比图书管理员能够很熟练地管理好(排架、整序、存取、借还等操作)图书等文献,却很难去评价图书等文献的学术价值。因为,图书馆管理员也是利用图书等文献的外部特征对文献进行管理的。简单地说,评价人才的学术贡献、评价文献的学术价值是不宜“以貌取人”的,可SCI工具恰恰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尽管社会生产力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始终保持两个基本特征,即个体式劳动和手工式的劳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许多手工业和个体劳动者还可以靠自身的劳动来维持生计,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很快失去存在价值。当我们用SCI系统来评价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学者的学术贡献时就会暴露同样的问题。那些坚持科学精神认真做研究的人很快被那些善于搞短平快炮制论文的人打败。在经济以及各种好处的刺激下,缺乏科学操手的人可以利用现代网络、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甚至雇佣论文公司炮制论文,这是近年来我国SCI论文产生井喷的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我国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的产生,扼杀了那些真正为科学研究而埋头钻研的学者之期望。这是我国使用SCI系统评价学术水平、学术贡献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根源之一。
基础研究堪称百无一用,而基础研究就是要靠发论文、发原创性论文来声索科学发现的优先权!SCI作为一种文献索引系统强调文献的可用性,并以文献的被引用作为可用性的标志,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越有学术价值。显然,这种假定经不起许多事实的反诘。牛顿力学、相对论、波动方程、元素周期律等科学发现已经成为学术公器,学者使用时不需要引用,难道它们的学术价值不高?还有许多综述性文章的引用次数都远高于研究性论文,难道其论文的学术价值也很高吗?更有些文献受到批评性、评判性引用,甚至因此不得不宣布撤稿。
由于科研人员缺乏正确价值观导向,再加上,文献、知识的快速增加(大爆炸),混淆了真知灼见与低俗投机,必然使知识、文献变得廉价,廉价的文献知识不被珍视,而真正宝贵的东西也会被我们所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