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识之士不时谈起钱学森之问,即: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提到不少原因。我觉得,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负有相当的责任,一些教师更是把学生塑造成了“唯书”的人,致使学生不仅从形式上固定于课本,而且从观念上固定于课本。这种观念固化,极不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我想起自己上学时的两件小事,虽然它们都是许久以前的经历,但是,我依旧印象深刻,因为它们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引发我的思考。
第一件小事,发生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的下学期。这天上午,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训练7”,其中第四题是“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见图1)。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叫一位同学回答第1题,同学答道:“李宏翰真勇敢。”老师马上斥责他:“李宏翰有什么勇敢的?是‘王二小真勇敢。’”同学受到批评和指正,嘿嘿苦笑。我却感到十分难堪,真是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
图1 1978年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58页(局部)
(截图自https://www.meipian.cn/2mv4f41x?share_from=self)
当时,我是副班长,是老师器重的学生,是班里首批加入少先队的两名学生之一,我自然也特别尊敬和感激老师,根本没想到她会在课堂上这样评价我。同时,我是同学们喜欢的学生,或者说,是好学生的代表,这应该是前面同学回答“李宏翰真勇敢”的原因。但是,老师为什么不同意这个答案呢?显然,她的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是“王二小”!我们此前学了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王二小》(见图2)。
图2 1978年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6页(局部)
(截图自https://www.meipian.cn/2mv4f41x?share_from=self)
(毫不奇怪,图1中第2题的答案是“北京”,第3题的答案是“雷锋”。)
经过这节课,包括我在内的学生都知道了,答题得符合课本里的材料,不能答课本外的内容,否则,是错误的,是会受到批评的,是会陷入尴尬的。
第二件小事,发生在我上高中二年级时的上学期。那时,一位理科老师上课,一般都是拿着教案板书,教案的内容与课本完全相同。有一天,这位老师开始拿着教案,边讲边写。几分钟后,他把教案放到讲桌上,再回到刚才的位置,继续边讲边写。他又写了几行,例题讲完了。
他回到讲桌处拿教案,要讲下一道例题。他盯着教案看了好一会儿,对我们说:“对不起,我刚才写错了——这里的字母是D,我写成E了。虽然用D表示还是用E表示都行,但是,书上是D,得改过来,要与书上一致。”接着,他拿起黑板擦儿,从头检查,把他看到的所有的E擦掉,并逐一写出D。
这位老师毕业于我国的一所著名大学,是当时学校里学历最好的。他唯书如此,我们又能怎么不唯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