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各大高校都进入了研究生复试季。2017级上线的同学正在为复试忙碌着,2018级打算考研的同学已经在备战的路上了。考研确实是很多本科非名校的同学改变自己出身的重要机会,也是各学校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所鼓励的方向。多重原因叠加下,很多本科非名校的学生到了大三第二学期就纷纷加入了“专职”考研的队伍。这种“专职”程度有点超出了我的想象。
去年9月份开始,我带了若干名18级的本科生搞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当时 他们个个都很有上进心,愿意学东西、也勇于参加比赛挑战自己。然而,这学期开学后,陆续有同学跟我说要考研,不想搞了。指导其他比赛的老师跟我说,他带的队伍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这多少打击了我那颗想做出点成绩的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出身非名校,大学期间可能没有好好锻炼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难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考研也许能改变自己的学历出身,也能有三年的时间让自己锤炼技能,有了研究生学历相比本科毕业有更好的就业竞争力。再加上班上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已形成了一种考研文化,自己若不考研感觉就被out了。种种因素使得他们选择了考研,为了增加成功率,选择了成为一名“专职”考研人。
一般情况下,学生说要考研,我都会尊重他们的选择。但同时也会跟他们说下“专职”考研可能带来的问题。我想到的大概有以下几个问题,仅个人观点。
(1)导致学生对本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专职”考研的同学往往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聚焦在所考的那几门课上。实际上,那几门课只是本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几门基础课而已。其中与专业直接相关的只有数学和专业课。大三第二期和大四第一期都有不少重要的专业课,若选择忽略它们,则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得并不牢。
(2)实践训练不足,导致应对本专业的问题时不自信。“专职”考研意味着远离创新实践,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如果考上研究生了,导师让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时,往往缺乏自信,拈轻怕重,三年下来,除了徒增年龄且多了张文凭,专业核心竞争力还是不行。如果没考上研究生,由于没有掌握本专业的硬本领,难找到好工作,也许只能往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之类的非技术方向走。
(3)放弃了参与老师科研、各类学科竞赛的机会。我带学生做创新实践,不只是想把他们打造为学科竞赛高手,或者论文写手。而是一种以学科竞赛锤炼基本工程技能、以科研创新锻炼基本科研能力的模式。我相信大部分老师带本科生也是这样做的。“专职”考研就等于放弃了这样的机会。
以上只是本人对“专职”考研这一现象可能给学生带来的问题的思考。至于如何做到让考研的同学既能兼顾考研、又不给他们带来上述问题,有待各位提供好方法。在以后的教学科研中,我总结了好的方法再与各位分享。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曙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