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锦鲤”最近很忙,但骗子也没闲着

  “锦鲤式营销”开始进攻高校了。校友圈送万元现金、iPhone XS、戴森卷发棒、男朋友女朋友……近日,武大、南大等高校的很多同学都被这条来自“校友圈”的消息刷屏。不过很快,这些学校校友会纷纷辟谣,所谓“××锦鲤”实为商家营销,与校友会无关。

  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推出后,开启了一波营销风潮。送车、送手机、送现金,你抱着天选之子的美梦转发这条锦鲤,等来的可能不是天降福利,而是被营销号和骗子围猎。

  当然,也别怪自己运气不好,有时是因为无孔不入的营销号善于伪装。比如新闻提到的高校锦鲤营销,山寨的营销号,借着“武大校友圈”之类容易弄混的名字,李鬼扮李逵,伪装成高校校友官方平台,收割了好多不明真相的学生。

  讽刺的是,在你不加识别地分享转发,指望动动手指就能天上掉馅饼时,这些营销者比你要勤奋得多,蹭热点的能力可谓一流。

  “锦鲤式营销”火起来后,他们没有坐等免费午餐,而是瞄准无限商机,赶时效赶工期,忙不迭注册了十多个校友圈,川大校友圈、复旦校友圈等,铺开产业大网,坐等鱼儿上钩。相信锦鲤,还是相信努力,营销号拎得门儿清。

  做做天降福利的美梦,未必是多么不耻的事。不过,以为转发无伤大雅,那就错了。

  诱导网友关注、点击它们的产品,收割流量,只是其一;设置注册门槛,要求填姓名、手机号,泄露隐私是其二;最严重的是,在链接中植入病毒,盗取财产;或者伪造中奖信息,定向诈骗那些被天降锦鲤砸晕的人。

  先交钱再兑现锦鲤福利,类似骗术看上去很低级,但正如那些群发的诈骗短信,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手段低级正是筛选受众的方法。事实上,就连很多高校学生,都被校友圈的营销套路成功忽悠了。所以不能高估大众对营销骗局的识别能力,也不能低估了骗子的精明。

  以福利为诱饵的营销信息,乘数效应般不断裂变的可能,正是病毒式营销火爆的土壤。面对这些信息杂质,如果你不能做到屏蔽,至少得多加识别,谨慎转发,避免成为营销号和骗子们的帮凶。

  当然,在提醒大家警惕传播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平台应担负起更大的治理责任。

  锦鲤营销的发起者是支付宝,巨大的流量效应,很快带火了这个营销模式。它充分说明,互联网巨头在网络生态中的号召力有多大。锦鲤营销变病毒式营销,很难说与此无关。支付宝收获巨大关注度,也该在营销推广上,有更正向的引导示范,并做好警示提醒、漏洞修补。

  这些山寨校友圈的营销信息,现在都已经被删除了。只是以营销号顽强的生命力,在下一个热点到来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快速占领风口,要彻底屏蔽仍然很难。病毒式营销泛滥,互联网平台和监管者应该有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否则自求多福的我们,恐怕也只能“转发这条锦鲤保平安”了。(熊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锦鲤  锦鲤词条  闲着  闲着词条  骗子  骗子词条  最近  最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