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5月10日电题:反复辟谣反复发作 “病毒网谣”如何消除
新华社记者袁汝婷、阮周围
张家界一些景区近日再次陷入困扰:耸人听闻的“缆车起火、17位游客变‘烧鸭’”谣言又一次在网上出现。
一边是权威部门找到了谣言根源、依法惩处了造谣者并利用各大平台不停辟谣,另一边,却是谣言依旧在各大社群、点对点对话中活跃。一条网络谣言,经过反复辟谣,为何仍有旺盛的生命力?谣言的生存和病毒式传播的缝隙还有多少?反复打击仍难肃清,消灭网络谣言究竟难在哪里?记者进行了调查。
这两天,一条小视频再次在社交软件中传播开来。24秒的视频中,是一个缆车轿厢燃起熊熊火焰,冒出浓烈黑烟,画面下方一段鲜红的文字写着:“张家界吊缆,17位游客变烧鸭。关在笼里,没有逃生机会。”
“怎么又冒出来了啊?!去年开始就有人在网上乱发这个小视频,平均每两个月就能不同规模地‘发作’一次。”张家界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王建军深感无奈。
经查证,这个视频是2015年3月发生在巴勒斯坦的一起因游客在缆车内燃放鞭炮所致的缆车事故,被“张冠李戴”到张家界。在各大网站、微博、微信搜索“张家界 缆车 起火”关键词即可发现,该谣言已被张家界市政府、公安部门等辟谣多次。
无独有偶,2017年2月,一段“张家界索桥断裂”的视频在各社交平台被大量转发。视频显示,有人员疑似从高处坠落造成死伤,场面十分血腥。经公安部门核实,此视频发生在越南,因吊桥断裂致多人坠落丧生。
张家界市公安局查明此信息首发传谣者系四川成都金牛区一名退休工人聂某,专案组民警赴成都将其抓获。聂某被张家界市慈利县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10天。随后,公安部门通过各大媒体对“张家界索道轿厢起火”和“张家界索桥断裂”两条信息辟谣。
但辟谣效果很有限。“最早传播时我们就辟谣了,但谣言不时沉渣泛起。我们痛恨,又没有其他办法。这些谣言的后遗症,不是辟谣就可以弥合的。”王建军说。
病毒式裂变 国外惨祸被人拿来炮制国内谣言
记者调查发现,轿厢起火、索桥断裂等谣言小视频病毒式裂变的能力惊人,而且,造谣者出于吸睛、猎奇或其他扭曲甚至阴暗心理,把国外惨祸包装后搞“本国化”或“本地化”传播。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成都青城山、福州云顶景区、广西凤山县等景区也“躺枪”。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在百度搜索“巴马凤山”,第一条结果仍是“今早巴马凤山出丧抬棺材过木桥,桥断棺材连人一起掉下河里”,点开视频,赫然又是前文所述的越南那次事故。
梳理不难发现,这类病毒式裂变的谣言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画面、言语极具冲击力,满足猎奇心理,如熊熊烈火、血腥暴力等元素;二是所含信息中没有明显的地区标识,制谣者可以轻易把谣言“本地化”;三是主要靠点对点接触式传播。
记者亲测发现,公号文章的“投诉”选项中有不实信息这一项,但在微信对话框中勾选一条谣言,却无法直接举报。一些受访者认为,不能直接在对话界面对谣言本身进行举报,为谣言在各社交群、好友间点对点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
多方合力方能“灭谣”
移动互联网时代,常有虚假信息经网络放大、迅速发酵,造成恶劣影响和社会危害。受访公安人员及专家分析,谣言之所以难灭,主要因为“转得轻易”“管得不严”“罚得太轻”,亟须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自媒体用户等形成“灭谣”合力。
遏制“转得轻易”。“潜在原因之一是部分人缺少理性分析能力和甄别能力。”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爱民认为,谣言反复传播背后自有其市场,应该加强引导教育,促进公众媒介素养提升。“传谣背后的公众心理、社会心理也值得探究。”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燕道成建议,着力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以便铲除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土壤,从深层次遏制谣言。
避免“管得不严”。受访专家认为,社交平台企业须担负更多社会责任,加强技术能力、加大监控力度,要加强对失实、虚假信息的过滤,尤其在传播前期要严格把关,如在点对点、社群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不要等谣言泛滥再试图遏止。
改变“罚得太轻”。慈利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唐斌告诉记者,网络谣言打击难度大、办案成本高。在“张家界索桥断裂”谣言办案过程中,他和同事辗转江苏、四川等多地,“只能一级一级往上找,时间、经济成本比一起杀人案还高。”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谣言传播时间长达一年多,但造谣者仅被行政拘留了10天。
目前,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对散布谣言有具体处罚措施,但燕道成等专家认为,对数量庞大、生命力旺盛的网络谣言而言,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很低。因此,专家和公安部门呼吁,加大对造谣传谣的法律惩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