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势在必行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中国各类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陆续建设博物馆,展示本行业发展历程和成就。资源环境行业的博物馆也不断发展,涉及地质、气象、水利、动植物、海洋等诸多细分领域。但迄今我国没有一座综合展陈生态文明的博物馆,这和我国“五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不相符。建设国家级的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对于考古和发掘生态文化遗产、展陈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和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势在必行,也大有可为。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加强生态文化遗产考古

中华民族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维和生态文化,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也铸就了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遗产,体现了先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智慧。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生态考古是中国考古的重要内容,生态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博物馆具有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的功能,使之具备开展生态考古的天然优势。我国虽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遗产,但生态文化遗产的考古发掘、研究保护等工作严重滞后。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加强我国古代生态思想和生态遗产的考古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生态文化,有利于保护好、传承好中华生态文化遗产,进而有利于增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助力发展博物馆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20年全国登记注册博物馆5788家,其中向社会免费开放5214家,占90%;全国博物馆参观12.3亿人次。“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新增219个博物馆、博物馆观众年均新增近亿人次,这种增长速度世界罕见。

近期,我们在全国的调查发现,公众平时旅游、出差或空闲时间经常去参观博物馆的比重达到了20%。年龄越小的公众,经常去参观博物馆的比重越高,14-25岁的青少年经常去博物馆的比重为26.3%。学历越高的公众,经常参观博物馆的比重也越高,初中及以下学历、本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经常参观博物馆的比重分别为3.3%、30%和47.8%。高收入人群经常参观博物馆的比重最高,达到了41%。据此推测,随着国民教育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博物馆的消费需求也将持续扩大。

从数量上看,当前,我国博物馆覆盖率大体为每25万人一个博物馆,距离发达国家几万人一个博物馆的覆盖水平还有差距。从质量上看,2020年我国定级的博物馆数量只占21%;质量最好的一级博物馆只有204家,仅占3.5%。从城乡分布看,我们的调查显示,我国乡镇、农村地区博物馆建设明显滞后。城市受访者表示居住地周边有博物馆的比重高达83.4%,高于乡镇、农村地区约40个百分点。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是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能力,也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走过了70多年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近期,我国又把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我国控制PM2.5污染和降低碳排放超越了自身发展阶段,比西方发达国家提早了很多年,体现出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勇气和决心。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对中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英雄人物、典型案例等进行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并向公众展览展示、讲解宣传,有利于增强公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有利于生动地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为凝心聚力克服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矛盾和挑战增强全民信心。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科学素养。当前,公众对生态文明的专业化认知水平还不够高,博物馆对于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科学素养将起到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尤其青少年开展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并和学校建立联合教育机制,有利于加快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科学素养水平,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研究和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把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又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非轻轻松松就能实现。这迫切需要全社会不断深入学习贯彻、学懂弄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中汲取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政府研究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了大量研究,不少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立了生态文明研究专门机构。检索“中国知网”发现,2013年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题的学术文献总计3700篇。已有研究侧重理论阐释,实践和案例研究相对少;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全民行动方面的研究更少。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在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历程和丰富实践的基础上,通俗易懂地向公众展示和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加深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促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能够及时观察、了解、获取公众对生态文明相关展陈内容的真实感受、评价、需求等宝贵信息,为从公众教育和宣传角度深入浅出地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条件和信息基础。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开展生态文明国际交流互鉴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资源。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理念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组织引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体制安排,比如绿色金融、河长制、湖长制等也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提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更是加快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生态文明领域也不例外,而且与其他领域相比,生态文明反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普适价值,更容易在全球引起共鸣。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互鉴,博物馆能够发挥特殊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以中国的生态文化遗产、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案例作为文化信使,加强中外生态文明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价值观,互通有无、沟通心灵、形成共识,有利于中国继续做好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高质量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的总体思路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生态文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高质量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时不我待。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建设综合性的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不同于现有的以自然科学为展陈主题的资源环境类博物馆,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站在“五位一体”现代化总体布局高度,全面、系统、综合展陈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系统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环境与民生的关系、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宏大视角。

坚持顶层设计,建设国家级的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建议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博物馆建设规划,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的机构设置、功能定位、建设目标、建设思路等内容,进一步凸显国家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目前,个别地方已建成了生态文明馆,比如江西生态文明展示馆、福建大田县生态文明建设展示馆等。中央层面加快顶层设计,有利于鼓励和规范地方更好地建设当地的生态文明博物馆。

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智慧、绿色的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奋斗目标。首先,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要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要求去建设和管理,在文物藏品的数量和质量、专职人员、志愿者队伍、免费开放、接待青少年观众等方面,依据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指标进行规划和设计。其次,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要建成智慧博物馆,运用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实现博物馆的智慧管理、智慧保护、智慧展示、智慧服务,真正让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最后,中国生态文明博物馆要建成绿色博物馆,努力降低建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势在必行  势在必行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博物馆  博物馆词条  生态  生态词条  文明  文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