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山西临汾举办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通过祭祖、演出、推介会、展览等多项主题活动,打造当地文化旅游新名片。新华社发
文化和旅游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有明确的边界,但又常常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根据不久前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将为建设文化强国增添动力。
根据2017年旅游卫星账户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出入境旅游人员数量巨大,全域旅游发展迅猛,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居民流动性强,产生了多重“大国效应”,将旅游业与国民基数、旅游景区的运营质量对标分析可见,我国旅游业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处于低端化运转阶段,亟须文化导向和文化指引。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当前我国文旅业存在的发展瓶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高速”到“高质量”、从“增长”转向“发展”,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符合。增长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其要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这正是当下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
进入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文旅业的发展体量和市场规模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效益上看,仍处于发展初期,总体上受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其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我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与理想状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还较为单一,深度合作方面有待加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很多区域的悠久文化尚未得到很好彰显,旅游景区特色定位不够准确、清晰,一些地方忽略了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存在短板;文化、旅游的合作不够畅通,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保障,部门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管理不精细不严格、流程不清晰不科学等现象;各地政府在政策支持上缺乏协调机制,宏观调控作用尚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产业的促进性不明显,在税收、财政、产业扶持上的相关政策尚不完备,文化和旅游市场不够规范等。
国民收入不平衡影响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认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目前全国人口约为13.38亿,“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占人口1/5的高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月均4938元),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月均702元)。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高收入人群与低收入人群相差10倍以上。收入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对文化和旅游消费认知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此外,我国当前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设计总体上还处于跟随阶段,缺少引领时尚的创意性产品;缺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个性化产品;缺少文旅与科技融合的高端产品。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可供观光的旅游景区有一万余处,而已开发并具有接待国内外游客能力的景区仅有1800余处,不足总数的五分之一,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同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规划不当、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中国国内旅游年度发展报告2017》指出,我国国内旅游产业发展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旅游发展指数”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递减,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之间对标数值为0.560.470.280.23;全国游客接待量比例,东部地区占37%,中部地区占27%,西部地区占29%,东北地区占7%;全国旅游总收入比例,东部地区占45%,中部地区占22%,西部地区占26%,东北地区占7%;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从东向西递减,而东、中、西“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表现为532的三级阶梯状分布。
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交通业、餐饮酒店业,也包括融入新技术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文化旅游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东部特大城市群和中西部大城市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仍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发掘文化旅游业价值,要以文化为底蕴,以历史文物景观及文化活动观光服务为核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目前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资金来自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旅游业长远发展。
近年来,传统的中国文旅业发生了很多变化,涌现出了旅游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全新的概念,投资规模、表现形式和产业布局也有了很大变化。新时代文旅业的开发重点已从景区投资、大体量重资产转向更好挖掘开发文化、思想、科学、技术、艺术等对文旅业具有促进作用的隐形资产。由此,推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应在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发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大产业体系。文化和旅游同属于精神需求消费内容,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倾斜,充分释放文化旅游结合的红利。一方面,在文化和旅游部完成融合的基础上,在2018年底前完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部门的融合;在2019年底前对全国省、市、县三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进行全面融合,在编制上与中央的顶层设计紧密结合,形成从上到下统筹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对全域旅游的发展加大宏观调控作用,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文化和旅游业为主导,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品,共同构建文旅大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把文旅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
创新融合体系,实现文化和旅游无缝连接。要创新融合体系,打造旅游精品项目,结合区域优势和文化特色,构建更具内涵的文化旅游项目;要协调好区域之间旅游集团的融合发展,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建立后,对省、市、县三级文化旅游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完善营销战略和宣传手段,推动旅游热潮的兴起;在掌握文旅系统百姓需求和资本规范接口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上下游需求兼容的文旅产品,更多采取能够满足百姓旅游需求并与旅游投资相匹配的开发手段,以便更快更好地推进文化产品创新开发,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融合发展新形式。旅游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弘扬特色文化,丰富新的旅游模式,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弘扬中国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俗旅游、体验祖国大好河山的田园风光旅游等的开发中,要以多样化手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以及对外传播。结合民俗文化、民间工艺体验旅游等的开发,保护和发展传统民间艺术,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注重知识内涵发掘,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构筑多元立体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形式。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用文化和旅游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随着国际出入境旅游、文化旅游交流年、主题旅游年等的开展,旅游已经成为我国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如中俄旅游年、中美旅游年、中丹旅游年等,都是重大文化旅游交流活动。这些以旅游为载体和平台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刺激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推动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文化交流中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在技术、资源、市场、产业上进行深度融合。在技术融合方面,要通过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改变原有技术和工艺流程,减少同质化技术,形成共同的技术基础,消除技术壁垒。在资源融合方面,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具有较大重合性,进入新时代,要通过创新创造,使最新的开发技术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既保护有形文化资源,又传承非物质文化,吸引更多旅游者,实现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赢。在市场融合方面,要通过市场的创新整合、共同品牌的培育、资本整体运营来推动和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产业融合方面,要使打造文旅产业集团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娱乐业、动漫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