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火了,以“归乡”“团圆”和“欢庆”为主题的家庭叙事,让世界看到一个民族血液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观者评论,“春节”让外国人看“嗨”了,让中国人流泪了。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智慧释放出的异彩,也是华夏儿女的瑰宝。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的精神血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承传统文化急需优质传统文化课程。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在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鲜活、给力课程。而从教育视角观之,我们急需接地气、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优质传统文化课程。一方面,这个课程需要教育职能部门、课程研究、课程开发部门的联合发力。一套好的传统文化课程必须是科学、严谨的,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力作;而不是图一时之快的速成之作。另一方面,这个课程也需要扎实调研,深入学生中间,了解被教育者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接地气、时代性强应是当下青少年朋友的刚需。如果整个课程仅仅是机械背诵、说教,那么恐怕难以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承传统文化急需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人文底蕴,增强社会教育功效。其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好坏,关系一个国家的命运。就传承传统文化工作而言,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高低、人文底蕴如何,直接就影响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效果。其二,社会教育功效必须及时拉长短板。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是教育的黄金定律,唯有三者紧密结合才能确保教育质量。传统文化也要行走于家庭、社区之间,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传承传统文化急需“教育+”,“教育+”是浚通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这里说的是大教育,而不单单是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要善于做加法、更要善于做好“融法”,把传统文化融入大教育之中。唯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合发力,加强叠加与融合,才能切实形成一股传承传统文化的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