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运河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可以说,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助力大运河所贯通的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共识。
在中国历史上,大运河以其航运、防洪、灌溉和生态涵养等功能,而成为华夏腹心地带的主动脉。大运河不仅贯通了中国五条东西向的主要河流,也联通了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支撑了隋唐之后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维护了中华帝国的长期统一,甚至贯通了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但是随着海运、铁路、公路等运输的兴起与环境变迁,大运河的原有功能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基本上沦为一种历史遗迹和地理景观。
时光轮回,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漕运时代已经终结,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之河的时代已然开启,闪烁出中国文明之光芒,时代又开始不断赋予大运河以新的价值和功能。沧桑阅尽时光流转,华丽转身文化之河的一个历史性标志便是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从一条负担着中国南北经济动脉的漕运通道到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绵延数千里的大运河,以其跨越时空之长、流经地域之广、历史遗存之丰、文化底蕴之厚、价值之珍贵终于获得了世界认可。其所蕴含的突出而普遍的价值在更高层面更广泛地开始被世人所关注,其保护与活用问题也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众所周知,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是前提,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作为巨型线性遗产,又处于人口高度密集地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运河的保护显然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高度繁难的事业。因此,严格保护运河遗产本体,深入挖掘运河遗产价值,并探索适合现代与未来人类需求的遗产新功能,主动融入所在地区尤其是运河沿线地带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洪流,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保护策略。规划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以运河遗产为核心,以文化带建设为抓手,助推运河保护利用和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经过近40年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我们的确已经迎来了一个文化需求高速增长、文化发展可以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大运河作为一张闪光的世界级文化名片,应该可以成为文化建设的绝佳切入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点。因为,经过两千余年的历史沧桑,大运河积累了丰富的信息。人们需要这条历史长河,以古鉴今;需要这条生态长河,以涵养大地;需要这条旅游长河,以观光启智;需要这条文化长河,以传承创新。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首先应该制定符合国情的运河本体保护规划,保护运河本体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应该深入挖掘阐释大运河的历史、科学、生态、景观及其他有用价值,制定系统的包括运河本体、相关民俗文化、城乡发展历史及成就、环境背景等内容,以及包括标示标识、博物馆、展示馆、考古遗址公园、主题文化公园、历史村镇或街区、生态公园与廊道等形式的展示体系和传播规划;应该建设沿运河的休闲观光步道、自行车道、船道以及其他配套交通和服务设施,制定大运河专项旅游规划;应该规划开发与运河遗产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结合运河沿线不同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专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甚至应该根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部署调整相关地方的发展规划。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不可否认,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约1797公里的中国大运河沟通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中心,使得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北上,缓解了北方人多粮少的局面,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稳定统一。同时大运河还沟通了内地和外贸关口,使得无论是出口的瓷器、茶叶、丝绸,还是进口的珠宝、香料和棉毛制品都能通过它运往海港、丝绸之路或者流向内地。长达10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都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大运河和万里长城一样,凝聚了震撼世人的力量,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目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仍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该探索在加强对大运河本体保护、对大运河新的价值认知基础上,探索衍生大运河新的运输、环保、景观、旅游等方面的新功能,探索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缔结人与运河的新型关系,形成对运河文化带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科学的定义,并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将大运河建设作为国家层面中东部复兴战略的核心,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总体性建设规划,指导各地将运河与所在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紧密科学地结合起来,焕发运河历史城市的新活力。以运河为纽带,串起沿线的城市,带动沿线的城乡进入文化复兴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开创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提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