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书的来处

  看了习骅老师发表在《学习时报》上的文章《书的去处》(2017年5月5日第8版),对他的纠结感同身受。同时,这篇文章也勾起了我另一种回忆,对“书的来处”的回忆。

  时间闪回到30多年前。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学校园,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充满了冰碴碎裂般的激情。只要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时候的大学校园仿佛就是诗歌的花园、诗歌的海洋、诗歌的擂台,随便戴着校徽的大学生走过来,十有七八就是个校园诗人

  读诗、写诗,办诗社、搞诗会,成了我四年大学生活的一条鲜明的主线。不仅如此,我还疯狂地爱上了现代文学史上的诗人和诗歌。入学不久,就把学校图书馆仅存的现代诗人诗集看了个遍。

  很快,我开始像吃不饱的饿汉一样,满冰城(哈尔滨)的书店寻找现代诗人诗集。最后,居然在离校园不远的一个胡同里,发现了一个以卖诗集为主的小书店。

  这里诗人的作品非常齐全,特别是现代文学史上二三十年代诗人诗集都可以买到。但是,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来了,诗再重要也只是精神食粮,不能当饭吃。诗集买多了,开销大了,吃饭就成问题了,精神和物质的矛盾就像迈不过去的坎儿横在面前。

  大学四年,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我基本上靠助学金加稿费维持生计。这也是我引以为自豪的。但日子还是挺苦的,每个月、每个礼拜、每天都要掰着指头算计着花。

  卖书人最懂读书人的心。书店的主人是一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女子。记不清哪一次聊着聊着就达成了一个共识:我按原价把书买走,快速看完之后再把书还回来,她按折扣价退我钱。前提是,我还回去的书要像新的一样,以便她能继续卖出去。

  这个办法让我喜出望外。用这个办法,我读遍了书店里所有的诗集。后来,扩大到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作品,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

  这个特殊的方式让我养成了一个特殊的读书习惯,就是读书之前先洗手,就像佛教信众礼佛敬香之前要“净手”一样,没读完的书还要避免让别人摸到。直到今天,对那些不爱惜书的习惯我还是有些看不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书的来处  书的来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