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校思政教育当顺应“三变”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那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效果并不整齐。清华大学“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不仅学生拍手叫好,而且多名老师也成了“思政网红”“学术明星”。但仍有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念稿子、喊口号、表决心的老三段,面目刻板,语言乏味,无怪乎很多大学生不太满意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做法,甚至产生了排斥心理。

  缘何如此?一言以蔽之,“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顺应三个变化。一变者,对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高校学子为主要对象。高校学子是青年群体中最富于主体意识、理性精神和质疑思维的一类。他们不满足于某些结论的简单记忆,更注重得出结论的前提是否站得住脚和运用前提的推理方式是否无可指责;他们不满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更注重于史料细节处听惊雷,于日常平淡处观风云;他们不满足于听上去很美的价值合理性,还孜孜不倦地探求如何将世界变得更好些的实践理性。

  二变者,目的。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文件的传达、结论的识记,更重要的是习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的技能,从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世事纷繁,错综复杂,仅凭一腔爱国主义热情,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慧眼去分辨真正利国利民的途径和行为,很可能陷入“好心办坏事”的尴尬或者“空谈误国”的虚浮。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和坚定立场,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恐怕很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变者,方式。前述对象和目的的变化决定了,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授方式,转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情投入的对话式、探讨式的训练方式。这应是一个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事例中的具体化过程;应该是一个既纵横捭阖于天下大事,以把握其性质、透视其本质,又结合个人的具体境遇,将个人的生活日常与民族时代发生联系的辩证过程;应该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坦诚相对,互相激发的成长过程。

  正如当代大哲伽达默尔所说,任何时代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流传下来的文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变化的时代中重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的诠释模式,正当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校思政教育当顺应“三变”  思政  思政词条  顺应  顺应词条  高校  高校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四:礼

 礼,是从行为举止上讲。要遵守道德、礼制的规范。守规矩,讲礼貌,恭敬辞让,言行有度。  个人的修养、社会的运行都包含情感精神和行为举止,内和外两个方面;内在的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