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释永信之前,少林寺都有哪些住持呢?根据少林寺官网“历代住持”一栏的介绍,从北魏到现在,绵延不绝。远的不说,民国以来的有恒林、妙兴、淳朴、贞绪、行正。本文不打算详细介绍这五位住持的事迹,而是择其大要,从中也可以看到近代以来的少林寺究竟经历了哪些变迁。
“住持”与“方丈”
所谓“住持”,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
“方丈”来源于印度。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转指住持的居室,所以“方丈”也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此外,根据《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2010年)规定:“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住持人选,在履行任职备案手续之前,应由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提出审核意见并报中国佛教协会同意。”
恒林创办少林保卫团
恒林(1865—1923),号云松,登封江左宋寨人(今属伊川),光绪初年出家少林寺,后长期任少林武僧教头,民国初年任当家和尚。
值此鼎革之际,世局不稳,战事不断,土匪蜂起,精于武功的恒林被推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他上任后组织僧兵,并购置枪械,进行训练。
1920年,恒林率领少林保卫团在梯子沟、白玉沟、熬子坪等地与土匪进行了大小数十战,无往不胜。是年匪首牛保成、牛邦、孙天章、段洪涛众匪合攻巩县鲁庄,遭到当地民团的还击。当土匪退至熬子坪时,恒林率少林寺保卫团截击,大获全胜,少林地区的匪患得到遏制。
1923年秋,恒林因积劳成疾而圆寂。次年,附近民众自愿集资,于少林寺东为恒林立碑两通,以志悼念。现在这两通碑还屹立在少林寺天中福地门东面,统称恒林碑楼。
妙兴与火烧少林寺
妙兴(1891—1927),字文豪,号金罗汉,河南临汝谢湾人。八岁出家少林寺,拜恒林为师,自幼随师习武,还随恒林参加了诸多与土匪的战斗。1923年恒林圆寂后,妙兴接过了师父的担子。
在军阀混战的时局中,吴佩孚集团收编了妙兴所率的少林保卫团。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1927年冯玉祥联合北伐军会攻河南。妙兴奉命率团开往郑州,后调往舞阳。1927年3月6日,妙兴不幸阵亡,年仅36岁。6月,徒弟将妙兴遗体运回少林寺,葬于恒林墓旁。
1928年春,冯部石友三攻入少林寺,纵火焚烧法堂。其后,国民军旅长苏明启更令军士纵火焚烧整个寺院。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少林,在这场大火中损失惨重。僧兵武装就此没落,幸存僧人大部分出走。
竭力重修少林的淳朴、贞绪
淳朴的资料不多见。贞绪(1893—1955),字耀宗,河南鲁庄人,俗姓李,六岁出家。1929年起任少林寺监院,和监寺淳朴等共同主持少林寺。1930年素典、淳朴、贞绪等共同募资重修了损毁严重的初祖庵大殿。
1938年起,贞绪任少林寺当家和尚,从天王殿到法堂共植柏树200余棵。同时,还整修了方丈室、立雪亭等。为了继承和光大少林功夫,他还组织训练武僧。
抗战期间,贞绪还营建了少林小学、少林中学,聘请了地下党员韦念铭任教,免收贫家子弟学费,先后送五名学生参加了八路军。1945年初,共产党领导的少林抗日区政府成立,书念铭任区长,少林寺释永贵任副区长。
1955年贞绪圆寂。
行正:接续少林1500年的法脉
行正(1914—1987),字愿安,俗姓李,登封城关刘庄人。六岁出家少林寺,拜德宝为师,赐法名行正,随师习禅研武。新中国成立后任少林寺当家和尚。
据释永信在《我的师父行正方丈》一文中回忆,行正方丈九岁时双目基本失明,依靠过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艰辛地维系着少林寺的运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情况是多么的困难:
由于当时寺院经济困难,我和老方丈去登封县城,三角五分的车票也舍不得花,一大早爬上少林寺周边拉水泥、拉砖、拉沙子、拉木料的货车,晃晃荡荡地朝登封赶去。出远门,我们在出发前买上二十几只登封的大烧饼,随身带着充饥,在路上遇到茶馆,就喝那种两分钱的大碗茶。到了目的地,经常睡澡堂子,去晚了,连澡堂子都住不上,旅馆又舍不得住,就直接在火车站的躺椅上身子一裹就睡了。
释永信
“文革”时期红卫兵破四旧,正是行正保护了诸多少林遗产:
当年红卫兵带着炸药要把塔林炸掉,他第一个站出来,跟红卫兵玩命,大声说道:“若要炸塔林,先把我炸了。”结果,把红卫兵吓跑了,塔林没炸成。少林寺的一批文物、佛像、经书,红卫兵要拿走,他站出来顶住,几尊铜像都没被拉走。红卫兵拿铁耙子,要把寺庙的壁画搂掉,也是他站出来挡住了。谁能想象,少林寺的壁画、经书、佛像、塔林,都是双目几近失明的老方丈拼了命保护下来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宗教政策还没有落实,行正一次次去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说明情况,希望争取到少林寺的自主管理权。但是,这哪有那么容易呢?释永信的回忆很能说明问题的所在:
1983年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嵩山是中国最早的36家国家风景名胜区之一。但是,文物部门没有把少林寺交给宗教界,而是划拨给风景名胜区了,风景名胜区成立了一个少林寺管理处……于是,老方丈就带着我们多次到开封地区统战部、省委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国佛协去做工作,要求僧人管寺,要求把门票的经营权等从文物部门移交给僧人。
嵩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任,是当时河南省的主要领导,副主任是登封地厅级的一个老干部。你说,面对这么一个大的背景,当时的政策还不是那么开放的情况下,几个和尚想要回寺院,实在是太难了!
那时,正因为宗教政策不是很明朗,“左”的思想还比较盛行,我跟着老方丈多次被叫去谈话,甚至还被村里个别有势力的人要挟,扬言要把我们法办、拘留。
那时师父带着我去找县里相关部门的领导,很难。我们都是很早去,领导说上午开会,让我们在外面等;等到中午十二点了,我们还在等,后来问了一下其他人,说领导忘记有人等了,已经离开单位了;下午我们继续等,有时候到了晚上也见不着人。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老方丈和我都很难受。当时寺院没有经济基础,更没有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根本没人去关注你,更别说重视你了。老方丈走在路上,经常听到“瞎子和尚,停下来!”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语言。
没有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还体现在行正的社会兼职上:
他从1951年当家,苦守了几十年。1983年,中国佛协成立的时候,没有他的名字;省佛协成立的时候,最早也没有他的名字,后来在众多和尚的支持声中,给他安排了一个理事,更别说当时的人大、政协有他的位置了。
1986年10月,行正出任少林寺方丈,称二十九代。此年圆寂,年73岁,葬于塔林。释永信在文章的结尾写道:
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少林寺的今天,没有他,少林寺的历史可能就会断代。也正因为有了他,少林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包括法脉、世系、历史文献、建筑等,所以说老方丈对少林寺的贡献很大很大。
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师父的遗愿。
少林寺已走过了1500年,今后的发展,也不会平平坦坦,但只要想到师父为了少林寺的振兴,他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我还怕什么?
从民初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风风光光,从恒林到行正,近代少林寺自有一段不平凡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