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出并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得出的一个历史性结论是,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专门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思想观点,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通主题,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运用新的时代眼光,深入理解领会。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并使二者有机统一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一是内涵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趋势,是克服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实践开拓自己发展道路的理论表现。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和生命活力,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追求民族复兴的不懈奋斗,是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既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又包含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内涵,因此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规律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社会发展逻辑就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的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理论逻辑透视历史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是社会实践的思维产物、历史逻辑的理论表现。历史逻辑印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为理论逻辑提供论证支持。三是实践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的正确抉择,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也深深渗入和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习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道路没有背离社会主义,始终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有其本质特征。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石。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具体实现形式上,不完全同于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形式,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主义,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石。社会主义的灵魂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渗透于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各项制度、各种政策之中。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就要受到在一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价值理念支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从价值基础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基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制度,是在先进政党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认识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两个先锋队”的性质,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进步,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证。

  坚持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统筹协调发展,表明了党全局在握、统筹各方的视野和胸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的鲜明彰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性增强的有力证明。社会主义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其中包括自觉运用社会领域全面发展的规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立足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于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保障系统。“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又构成一个更为系统的布局,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没有这一坚固基础,“四个全面”就难以实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是为总体布局提供战略支持的。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力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道路、创新理论、完善制度,并且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功能、源流传承、精神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强基固本、引领激励的作用,达到了文化自觉的新境界。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顺势而出。“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成果。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高度耦合、相互支持,构筑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牢固基石。道路关系民族前途命运,引领国家发展未来,决定人民地位福祉。理论揭示基本规律,反映实践要求,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政治基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价值体系、科学创造,流通于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之中,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认识理解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就要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其二者的统一来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两个定位,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承这两个维度,来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时代价值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世界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创立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承传播者是交替转移的。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地担起了传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神圣职责。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实践,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丰厚土壤。所以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意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出并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新时代理论创新,是在更为宏观的视野、更为根本的问题上全面展开的,这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将这一理论成果命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表明这一思想不是仅仅从某个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发,以此作为理论的基石、标识和名称,而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和全局出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一理论的方位、基石和标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还可以从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中央全会和党代会的主题中得到证明,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开和深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最有力证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必由之路  必由之路词条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词条  复兴  复兴词条  伟大  伟大词条  实现  实现词条  
文化体制

 阅读的本质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在肆虐,人们不得不“宅”在家里。除了想着活动活动筋骨,要打发如此充裕的“宅家”时光,也许读书是最好的办法了。  作为学者或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