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是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思想文化激荡中确立文化自信,在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种资源中树立文化自信,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坚持文化自信,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阐释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精神清醒的自觉、坚定的认同、执着的追求和传承创新。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有力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文化自信既体现中华民族的底蕴底色,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耐力定力。我们要在伟大复兴中彰显文化自信,用文化自信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充分调动十三亿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文化自信关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实现与凝聚,因而也关乎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中国道路。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道路的确立、理论的架构、制度的建立都不可避免地要以文化为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种自信,从根本上讲就是源于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弘扬中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载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命脉、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西学东渐,欧风美雨,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中华文化遭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是中华文化精神没有倒,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其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历经劫难而浴火重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强大的精神命脉;革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路走得再长,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从“不忘初心”到“走好新的长征路”,革命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矢志不移、不断前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和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它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就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汇聚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和“加速器”。2014年3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美五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讲时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文化自信,在于文化支撑动力的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56个民族的共同努力;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构建精神家园、增进思想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只有亿万中国人都确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然会凝聚成一种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实现中国梦,靠的正是这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尽快变为现实,中国梦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在民族复兴中彰显文化自信
面对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面对实现中国梦的需要,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如何在民族复兴中彰显文化自信,以下几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思想文化激荡中确立文化自信,站稳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脚跟。《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和地域文化受到冲击,但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差异依然存在。文化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正是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多元多彩的文化生态。经济越是全球化,就越需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越需要不同文化文明间的相互交流和平等对话。经济全球化不应导致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应当提倡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共处而不是冲突,对话而不是对抗,交流而不是封闭,兼容而不是排斥,交流互鉴,共同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我们必须是文化的存在,……放弃文化就是放弃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失语”和“他者化”,不能丢掉文化的主体性,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码,而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使我们在世界思想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打牢民族复兴的根基。
在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种资源中树立文化自信,筑牢民族复兴的理论根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受众群和话语体系、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式。虽然人们都重视三种资源之间的对话,但是实质性的沟通进展还不大,许多问题都还有待深入。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走向,张岱年先生曾提出“综合创新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学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事实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渊源基础之上的中国发展的独特经验能够为世界提供样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的那样:“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在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种资源中树立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国情与实践打造中国发展教科书,充分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筑牢民族复兴的理论根基。
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坚持文化自信,打牢民族复兴的本源、广度和厚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民族是有根的,这是我们复兴信念的来源。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文化自信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超越的内在动力。只有树立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在面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时,既不盲目排外,也不保守复古,进而推动传统文化在新的语境下融入时代发展,融合现代科技实现文化的创新,实现文化的超越,引领未来。不忘本来:处理好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吸收外来:处理好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面向未来:处理好当下与未来的关系,直面中国问题,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在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阐释文化自信,铸就民族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样一种时代是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中国今天也需要一个包括新文明各方面的广泛哲学体系,作为国家的指针。”坚持文化自信,我们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阐释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基础上,体现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以文化自信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大国崛起、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的经济崛起、经济繁荣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相对经济崛起而言,文化崛起还没有相应跟上,文化影响力还弱于经济影响力。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引领推进民族复兴,不仅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而且有助于塑造人的健康人格,培育人的精神世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相得益彰。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复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升和实现文化自信的过程。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用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面对各种挑战与风险,我们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立德树人重要作用和功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人们对世界、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价值共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的统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当自觉遵循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适应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衔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文化本来就包括关于人自身的教化、教养、陶冶、修养,使人脱离单纯的自然状态,成为具有文化品质和文化创造力的文化存在物的意义。”文化渗透一切,影响一切,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日用而不觉的内在力量。文化视野、文化功底、文化理念、文化传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切人。文化自信,决定了其他自信的内在定力和核心价值,并在最大程度上为我们构建起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进而使整个社会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二,坚持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激发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生命力。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爱国情操、“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民惟邦本”的政治理念、“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合万邦”的美好理想等等,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对于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文化传承创新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其生命力,与时代主题相结合,始终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与更新,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这些思想、精神和理念历久而弥新,在不断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展现出巨大的文化光辉,焕发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正因为有着如此强大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和世界民族先进之林中充满坚定的文化自信。
第三,重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话语感召力,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引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如何让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协调,使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相辅相成,如何把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相结合,使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失语”的根源是主体性的缺失、没有底气,是理论准备不足、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坚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中国问题、解读中国道路,立足中国实践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有我们自己的独创,同时也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中华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国道路是与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相连相通相融的,而不是不相干的。中国话语也是这样,是对话而不是自说自话。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介绍中国的思想成果和学术贡献,讲中国的学术理论、学术思想、学术话语。让世界知道“学术的中国”“理论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别要善于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树立文化自信,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