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将近,中国的春运又会有一番忙碌,与此同时,民众纷纷添置礼品、衣履、电子产品过节,各类消费股因而受惠,一批消费股及濠赌股早已率先炒上。
短期而言,节日效应当然有利消费股,但笔者认为消费行业的大方向未有改变。先说高端品牌,由于中国政府大力打击贪腐,不论珠宝、手表、名酒及手袋等奢侈品,其销售无可避免都面对放缓的挑战。
笔者最近到上海工作,期间与一些房地产咨询顾问见面,对方指在过去几年,奢侈品牌在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大肆扩充,加上经济放缓,又受到政策打击,目前在大型商场的业务拓展已变得保守,长线仍然受压。行内人指,近来反而见到不少欧洲、美国及日本的fastfashion(快时尚)品牌快速抢占市场。
而以本土企业为主的低档品牌,近来销售虽也有改善迹象,但不少服装及运动品牌面对忙于处理过去数年过度扩张、产能过剩等问题,加上受到新冒起的网购模式冲击,盈利难见大幅好转。
去年11月11日“光棍节”,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商城和淘宝网单日成交额超过350亿元人民币(74亿新元),按年大增83%,反映网购已成必然的消费大趋势,前景光明,问题是在股票市场中,可供选择的网购股仍然不多,投资者退而求其次,凡是拥有网购概念的企业也获追捧,但当中不少的盈利能力仍成疑。
在香港方面,一线的奢侈品牌面对的问题跟大陆一样。受到自由行带动,近年高档品牌为了争取市场占有率,在昂贵租金下仍然大肆扩张,然而由于旅客数目的基数已非常庞大,难以再出现像以往般的升幅,另一点相信大家也有发觉,就是大陆旅客的购物焦点,已由奢侈品转到日常用品,这必然会打击高档品牌的同店销售增长。同时,香港的工资仍在上升、租金也未见下调,换言之,这类企业在面对销售放缓的同时,成本却在增加。
反而有些消费品和品牌,由于早已转移阵线,在地区屋苑及商场发展,故仍可受惠于大陆旅客的购买力。
农历新年期间,业界预计访澳的旅客亦会增长,有利博彩股。去年市场低估了年初澳门的博彩收入,因此到了今年初,预测的按年增长应该不俗。
投资者对于博彩股一片乐观,要“估顶”颇有难度。不过,很多消费股已累积了一定升幅,市场变得愈来愈敏感,只要有半点坏消息传出,足以拖累股价下跌,投资者不得不察。笔者认为,忽略多时的大型蓝筹股,反而有机会在下半年回升。■
(作者为德盛安联资产管理高级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