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是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首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学习课题。为全面深入地理解十九大报告,人民论坛网特别邀请国家行政学院丁元竹教授从社会治理方面解读十九大报告。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两个条件
人民论坛记者: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请问您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一转化?
丁元竹:首先从方法论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里曾经讲,“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的发展和中国现状作出这样一个重大判断,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觉得这个重大论断是符合历史发展的。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来看,从1949年到现在,现代化建设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来的四个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到1987年,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当时邓小平同志提的这个战略,基于我国当时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其实到20世纪后期特别是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得要更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此外,基于当今社会现实,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2016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70万亿元,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经济长足发展,这是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我们现在不仅要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更要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发展是要解决民生问题
人民论坛记者: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目前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丁元竹:7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讲有两大问题比较突出,第一个就是发展中的风险防范问题,第二个就是强弱项的问题,包括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如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都是当前的一些突出问题。
问题就是挑战。针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的破解方式。在谈到民生问题时,习近平谈了七个方面的大问题,第一个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二是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第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四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五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第六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七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针对这七大问题都作了部署。比如,针对扶贫问题,他提出精准扶贫,包括政策要精准,人员要精准到位,资金要精准等等。
人民论坛记者:习近平同志专门提出住房问题,就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丁元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生高度关注。“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次定位在“房子是用来住的”,我们发展是要解决民生问题,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我认为这个提法是在突出强调这一理念。
社会治理愿景的实现
人民论坛记者:未来我国的教育会发生哪些变化,或者说有哪些新的方向?
丁元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教育问题的时候,提了一些基本的方向,比如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都是百姓最关注的问题,报告强调,要让人民满意,要让人民有获得感,这是今后的一个方向。第二个方向强调教育要立德树人。报告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为教育最终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还有一些对当今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比如要加强职业培训,培养能够适应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人才,适应国家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人民论坛记者: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的社会治理愿景,即“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您认为这一愿景通过哪些具体的治理能够得以实现?仍然存在哪些困难与挑战?请例举一二。
丁元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要加强党委对于社会治理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政的重要作用,同时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此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源头治理、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社会治理机制应当更加完善。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社会管理。当今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人说,我们现在进入了智慧社会;智慧社会需要智慧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更加精细的社会治理。正如报告中所说,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管理。要充分利用社区社会组织,动员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来加强基层的管理。2014年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 。解决自身的问题,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对于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的完善,都非常重要。
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和水平。提高国民素质是社会治理的关键,要将德治、法治和自治有机统一起来。
党员干部领悟贯彻十九大精神
人民论坛记者:您觉得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体来说,十九大精神有哪些必修课?有哪些知识点必须领悟透彻?
丁元竹:首先,应当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判断。第一,习近平同志在报告里谈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把握新时代的含义、特点、要求,从不同的方面去把握新时代的经济特征、政治特征、文化特征、社会特征、生态建设方面的特征。第二要全面深刻地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对于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非常重要。
人民论坛记者:您觉得十九大精神,如何能够更好地在基层贯彻和实施?
丁元竹:首先要让基层领导干部了解到,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很多过去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可能需要调整。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清醒认识到做官有为和有为有位,撸起袖子加油干。第二,要密切联系群众,杜绝表面文章,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应密切联系本地实际,提出本地民生、经济发展、环境、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十九大的精神要求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