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困境,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焦点问题。“应试教育”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已是社会大众的共识。给中小学生“减负”不时的会“甚嚣尘上”,说明应试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但是,教育部门经常会“周期性”地发布“减负令”,而“减负”就像一只皮球,你用“减负令”越拍,学生负担的反弹往往会越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减负“减”掉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作业,更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早已成为社会各界此起彼伏的呼吁,但是没有一所学校、一位家长能“独善其身”,大家都在“减负”与“加负”的怪圈中随波逐流。我想起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今天的孩子天天奔命于作业与考试,真不知道自己的结局是鸟儿还是虫子!
坦诚地讲,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如果选择“减负”策略,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课本以外的东西,满足自我兴趣,享受学习乐趣,探究特长爱好;如果选择“增负”策略,则意味着学生花大量的时间紧紧围绕考试要求,做大量的习题,以反复性操作训练,提高应试的成绩,教育就会演变为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沦为灵性匮乏的考试机器。在这样一种“博弈”结构下,人们都会想:其他人都在“增负”,如果我“减负”的话,我的考试分数就不如他人,就读不了好的学校,接受不了好的教育,未来求职就会不如他人。特别是在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心理驱使下,他们更会非理性地为孩子选择“管得严、抓得紧”的学校与教师。有趣的是,很多家长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负担轻”,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质量高”,负担重了,会责难学校;质量低了,还会责难学校。当每个人都陷入这样一种教育思维的时候,全社会便进入了应试教育的“囚徒困境”,人人都在批判教育,人人都在呼吁教育改革,人人又被不愿认同的教育方式胁迫与绑架。这就是当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困境:是“减负”,还是“增负”?
事实上,每个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有“恐慌症”。从家教的知识性灌输,到择园、择校,再到不断地报各种名目的“训练班”、不断地选择家教,都表现出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担忧与恐慌,不管有用没用,都愿意投入更多人力与财力,给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环境,在“不可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心理驱使下,诸多不切实际的压力都转嫁给了成长中的孩子。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只有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有可能在知识与技能上全面发展,但大家依然趋之若鹜的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不断残酷地把孩子用“分数”与他人分出高低。
我们的很多学校也已经异化为“动物驯化园”。它就是以磨蚀学生的个性,削平学生的棱角,瓜分学生的时间,绑架学生的思维为己任,培养的学生枝附影从,惯性思维,整齐划一,缺乏独立人格,不会反思批判,未来只会让权势和金钱牵着鼻子走。这不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期待的“累累硕果”吧!于是,有很多人对中国教育不满意,选择“逃离”。过去是大学毕业去留学,后来是高中毕业去留学,现在已经发展到中小学就开始去留学,这种以“逃避”而“反抗”中国传统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且大有愈演愈烈的燎原之势。
其实,教育的“恐慌症”不只在中国。近日,欧盟委员会提供了一份题为《影子教育的挑战:欧盟家教及其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的研究报告,其中讲到,在欧盟一些国家中有超过50%的中小学生聘请了家教,家长每年花费数十亿欧元为孩子补课,教育补习已经成为欧盟成员国一项具有重大商机的新兴产业。据统计,2007年,法国家庭课外补习支出为22亿欧元,并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2010年,德国家庭课外补习支出估计约为9.4亿至15亿欧元。
不可否认,教育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足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但是,我们的教育期望总是建立在“理想主义”基础之上,教育原本的功能是教化人,让人脱离人性的本能与弱点,教人生存规则与本领,同时也改变人的社会地位。但在功利化急剧膨胀的今天,教育的功能被强调得太过分了,人们把改变命运的筹码都投放到教育上了,教育已是无法承受之重。
我很赞赏牛津大学原校长卢卡斯的教育观点。他认为,教育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将理想、追求、伦理道德、严谨求实、宽容合作的人格品性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树立终极关怀、和平文化、科学伦理、全球环境的教育观,使学生获得正确思维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大胆疑问和情感的自律能力,彰显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在拼分数、拼体力、拼时间,学校之间、老师之间计较成绩、攀比荣誉,漠视学生作为“人”的独立存在,漠视他们的情感、理性,只是把他们当作赚取分数的“工具”。
受狭隘的教育政绩观以及功利的驱使,很多地方政府提出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切实际地给百姓开“支票”,要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重点”,造成大家期望值太高,家长总想教育孩子做“人上人”,对孩子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导致“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教育越来越变态。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引导,就是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种,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解决学生“心”中的问题,焕发一个人的热情,挖掘一个人的潜能,树立一个人的信心。
一场真正的教育变革,应当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人民、政府与学校的良性互动,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导向与自下而上的社会需求、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因此,深刻的教育变革,要从片面追求“教育GDP”——数量、规模、速度、升学率,转为追求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真正能够发展人的教育,只有这样,教育才有走出“减负”与“加负”周期循环的可能。
作者单位:民盟杭州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