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具有根本性,金融风险和部分地区困难则具有衍生性,是由于内生动力不足引起的。实际上,培育和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新旧动力转换与接续,是现阶段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1月15日在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新闻网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作上述表示。他认为,增长新动能是否真正形成,是否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判断经济是否具有企稳基础的最主要因素。当前经济增长积极因素增多,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整体来看,新动能不够强大,新旧动能接续的任务还没真正完成。
他理解的“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既包括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也包括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既包括供给侧结构升级,也包括需求侧潜力的释放。张军扩称,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传统比较优势减弱,但不意味传统比较优势完全消失。虽然劳动力成本高于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但远远低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呈现出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但由于其他成本比较高,使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很难发挥。
现阶段我国城乡投资需求依然很大,包括农村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垃圾污水处理等。张军扩称,在消费需求方面,我国居民每年要花1万多亿元在国外购物上,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问题主要出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方面。如果能在提高监管执法有效性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显著提升,可以使海外购买力回流。
对于在现阶段如何促进潜能释放、增强内生动力,张军扩认为,关键是要进一步细化政策要求,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有效地扩大内需、更加有效地推进改革、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本质上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政府工作重点应放在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标准,管好就业,管好系统性风险,其他事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他看来,通过需求侧改革释放需求潜力,不仅不会与供给侧改革相矛盾,而且能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比如,适当扩大民生、交通、水利、环保等方面的投资,补齐这些短板,不仅有利于稳定当前增长,也有利于为今后增长增添后劲,通过改革或政策调整,为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创造环境,也能为新产业、新产品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提高食品等质量安全标准和严格执法,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不仅能扩大产品的市场需求,也能倒逼产业的质量升级。
张军扩称,在改革的方法论上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如何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效结合,如何把握和处理好依法依规改革与鼓励大胆探索的关系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论是稳增长还是推改革、调结构,都需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改革中要处理好破与立、“堵后门”与“开前门”、约束和激励的关系,以鼓励真正干事创业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