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民营化和金融安全网建设三大基础性改革。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金融改革问题无疑是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应该看到,今年的金融工作将是十分关键的一年,不久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2012年及以后几年金融工作的重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也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摆在了突出位置。
金融改革如何实现关键突破?未来金融改革将何去何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加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必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民营化和金融安全网建设三大基础性改革。
实行利率市场化有紧迫性
中国经济时报:根据你的研究,当前的金融改革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魏加宁: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金融改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当务之急,最主要的是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民营化和金融安全网建设,这三大基础性改革。这三个方面的改革做不好或者不到位,其他方面的改革就无从谈起,即使勉强异军突起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
中国经济时报:为何把实行利率市场化放在第一位?
魏加宁:理由可以有很多。第一,实行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因为利率管制会形成商品价格的扭曲,导致经济产业结构和商品投入结构的扭曲,造成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经济关系的扭曲。第二,实行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归还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权,就是归还银行客户的自主选择权,从而防止商业银行通过负利率来对存款人进行掠夺。第三,实行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充分反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差异性,反映各自供求关系的变化,反映金融机构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第四,利率市场化,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助于反映宏观调控的需要,完善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机制。第五,实行利率市场化,还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有助于中资商业银行在开放条件下提高竞争力。
第六,实行利率市场化,也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为在管制利率条件下,贷款利率虽低,但实际上到不了中小企业手里,受益者往往是国有企业或大型垄断企业。
就当前而言,实行利率市场化的紧迫性还在于,它可以减轻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资金的体外循环。因为当前民间借贷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轮紧缩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另一方面又一直保持着负利率水平不变,结果导致大量的资金从正规金融体系中流出,存款不断下降,流向民间借贷。
利率市场化要有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要实行金融机构的民营化呢?
魏加宁:实行利率市场化是有条件的,其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并且金融机构的财务约束要足够的硬。否则,如果都是国有银行,就会出现“高息揽存”等风险隐患。
举例而言,试点地方债自主发行,原本是希望能够借助市场的力量,借助投资者的力量来对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进行约束;但是,当投资者为国有金融机构时,由于国有金融机构本身财务约束的软化,对利率不敏感,因此,就无法达到约束地方政府的目的。其结果就会出现试点地区的地方债利率竟然低于国债利率的奇特现象。
因此,必须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改善其治理结构,强化其财务约束,实行民营化。为此,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民进”,二是“国退”。
所谓“民进”,就是尽快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到正规的金融体系中来。这样,既可以促进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又可以适当压缩非正规金融体系的活动空间,化解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并减少正规金融机构依靠市场垄断和利率管制获取超额利润的现象。
而所谓“国退”,我认为,在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体系、经办民营金融机构的同时,国有资本,包括各级地方政府的资本,应当逐步退出商业金融这一行业。一方面,商业金融属于竞争性领域,并且现在是暴利行业,政府完全没有理由在这一领域与民争利;另一方面,国有资本(包括各级地方政府资本)退出商业性金融机构,有利于强化金融机构的财务约束,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有助于解决“党管干部”的老问题。此外,国有资本退出商业金融领域还有助于减轻政府处置风险直接压力。
有的人对商业银行民营化表示不理解。其实道理十分简单: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赚钱是自己的,亏损是国家的。现在赚钱了,成了暴利行业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国家给予的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利差)和准入限制(市场垄断)。
中国经济时报:那么,政府资金从商业金融退出以后去干什么呢?
魏加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并非无事可做。政府资金退出商业金融领域以后,应当用来集中力量办好政策性银行。至少应当设立1—2家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为什么要多办几家政策性银行呢?因为如果没有政策性银行,所有的商业银行就都成了政策性银行,都有承担政府的政策性任务。因此,我认为,政府只需办好政策性银行,而将商业银行统统留给民间资本去做。
加强央行独立性,规范货币政策决策机制
中国经济时报:你把金融安全网建设作为改革的当务之急,当前,中国金融安全网建设方面主要有哪些工作需要抓紧进行?
魏加宁:首先,在审慎监管者(也就是第一道防线)方面,中国目前面临着两大关系需要加以理顺:一是经营方式与监管方式之间的关系;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从经营方式与监管方式的关系来看,必须加快推进金融混业监管进程,目前至少要尽快建立起监管协调机制,以应对日益深化的混业经营趋势;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应当尽快赋予地方政府(金融办)一定的金融监管权限,以使其能够对基层的准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活动进行监管,并承担相应的职责。
其次,在最后贷款人(也就是第二道防线)——中央银行方面,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二是要规范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
国外学者根据大量的计量分析早已证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相反,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低,通货膨胀率就越高。
因此,在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规范货币政策决策方面,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二:一是将中央银行脱离政府序列,转而对全国人大负责。同时,为了不降低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建议将人行行长纳入 “三副两高”体制。并且为了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应脱离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实行独立核算,直接对人大负责。二是将货币政策委员会从目前的咨询机构提升为决策机构,实行投票表决,发言记录在案,并延后予以公布,以供专家学者事后研究参考,实现社会监督和历史问责。
最后,在投资者保护机制(即第三道防线)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但是,迄今为止,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此,应当加快推进这一进程,而不要等到危机爆发后再去亡羊补牢。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 《存款保险法》,建立独立于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的存款保险机构,以形成三足鼎立的金融安全网基本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