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具体化,总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影响整个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改革的实际效果。那么,国有企业的效率究竟如何?下一步将如何规范并向更深处改革?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1—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累计获得利润总额为58461.82亿元,2009年的账面利润总额比2001年增长了3.89倍。从结构分析可见,2010年,中央企业共实现利润13415亿元,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67.5%。2009年,在央企实现的利润中,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石化等10家企业占到70%以上;其中,中石油和中移动分别实现1285.6亿元和1484.7亿元,仅这两家企业就超过了全部央企利润的1/3。可见,国企绩效提高的原因并非源自企业效率的提高,而主要来源于央企的垄断地位,这不利于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改革需要破除国有企业的垄断。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效率比较。尽管国有企业利润率取得了明显的增长,但低于非国有企业的水平。2009年全国非国有工业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5.59%,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8.18%;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2001—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16%;而非国有企业为12.91%,比国有企业高出58.21%。
国有企业真实绩效初步分析。国有企业表现出来的绩效并非其真实绩效,是国有企业在享受着种种政策优惠,和民营企业在不平等的经营环境下所体现出的绩效。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资源租金、融资成本以及政府财政补贴等方面。
根据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2011年6月1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提供的资料,(1)按工业用地价格3%的比例计算工业土地租金,2001—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共应缴纳地租39312亿元,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名义利润总额的67.2%。(2)若按照市场利率水平重新计算国有企业应支付利息,2001—2009年利息支付差额共计约27539亿元,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名义利润总额的47%。(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2001—2009年间共少交纳资源租金约4977亿元。(4)从1994—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国企亏损的补贴达到了365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约为1943亿元。
从名义利润总额中将上述共约74914亿元的应付未付成本和补贴扣除,从账面财务数据中还原企业的真实成本。据测算,2001—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平均真实净资产收益率则为-6.29%。
此外,从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看,2011年1—5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145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1—5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088.7亿元,同比增长21.9%。不过,前5个月,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13.33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4.8%。其中: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4.6%、16.9%和27.9%。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减轻国有企业的历史负担。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数量仍然过多,导致国有经济分布过于分散,而这些企业中又以地方性的国有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力量不强,主要集中在竞争性的领域,很难发挥国有企业应有的优势。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以资产重组为主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提高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而对于一些中小国有企业则放开搞活,该倒闭的坚决倒闭,该破产的坚决破产。
产权结构多元化、流动化,坚定不移地推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实行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引进多元股东,改变公司股权结构。除极少数行业和企业有国家独资组成国有独资公司外,其他绝大多数企业皆可进行股权结构调整,以优化国企治理结构。同时股权结构的调整应当推动产权分散化与流动化,而不宜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独家控制和直接经营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权,应当增加相互交叉持股和间接经营的形式。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激励机制合理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真正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可建立经营者的声誉机制,发挥声誉对经营者长期化行为的激励作用。建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另外,激励要公平,应是员工普遍接受的公平规范实施激励措施。企业是否成功的对员工及经营者实施了现代激励机制,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企业在遵循一定的原理基础上,积极实施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并且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各项配套机制,才可能在未来的全球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必须致力于分配制度的创新,形成向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和从事创新劳动员工倾斜的分配格局。其次要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克服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分不公现象。另外,国家还应进行规范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摒弃行业经营中的非自然垄断因素,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最后要完善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在“国退民进”的过程当中,必须有效地进行监督和管理。当然这并不是说又要回到政企不分的老路,而是政府必须充当一个严格和公正的监督员,在产权改革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防止暗箱操作。第一,加快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加强企业经营者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使国有企业经营者对保护国有资产,防止其流失有高度责任感。第二,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到位,建立企业内部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监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以健全的制度维护效率与公平的均衡。首先提高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法律完善是公平实现的前提,而且影响公平的最基本变量是制度。其次建立政府和市场的混合机制。在实践当中,公平与效率目标之间有非此即彼的矛盾。这意味着社会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和市场的混合机制,才能建立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政府和市场都在公平和效率方面发挥作用,区别在于发挥作用的重点、方式、机制不同。也正因如此,必须把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建立混合机制。在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实践中,建立政府和市场的混合机制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作者系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清蓄建管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