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给非洲带来三大机遇

  1978年,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为156美元,还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490美元的1/3。当时,81%的中国人住在农村,84%的人生活在每人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之下。在这样低的起点上,1978年—2017年,中国连续39年维持9.5%的年均经济增速,平均每年的贸易增长率高达14.5%。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而且95%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制造业产品。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中国使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努力的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非洲带来三大机遇。

  第一,中国产业升级给非洲国家带来工业化机会。历史经验表明,大部分民众以农业为生的国家必然贫穷落后,这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以及现在的非洲一些国家不发达的主要原因。要实现富裕,就必须走工业化道路。成功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并且进入国际市场,才能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二战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先后抓住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在世界转移的窗口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经济的转型。现在,中国的工资水平上升,中国的产业升级将带动新一轮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转移,这是史上最大的窗口机遇期。中国制造业从业人数为1.24亿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从业人数就达8500万人,而非洲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1000万人,这8500万劳动人口的窗口机遇期足以让非洲国家同时实现工业化,这是中国发展给非洲带来的一个重要机遇。

  第二,“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条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将为非洲抓住窗口机遇期提供必要条件。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中非“十大合作计划”聚焦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十项内容。劳动力多、成本低是非洲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个优势,但是,这些产业如果要进入国际市场,不仅要素成本要低,总成本也要低。总成本中的交易成本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好坏。目前,非洲国家普遍基础设施较差,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可以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为非洲抓住工业化机遇创造条件。

  第三,中国发展为非洲发展提供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转变思路。过去,非洲一些国家的发展思路基本上是沿袭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然而,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是以发达国家的条件为前提,不适用于非洲国家。中国起步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与非洲国家接近,因此,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理论,对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就更有参考借鉴价值。

  过去40年来中国的发展表明,贫穷不是命运,每个国家都有可能摆脱贫穷,而实现繁荣的道路是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中非合作可以给非洲国家带来工业化的机遇、实现工业化所需条件以及实现工业化的思路,携手非洲国家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以及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林毅夫  林毅夫词条  非洲  非洲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词条  机遇  机遇词条  
海外经济

 中国智慧为世界经济带来信心

 ■中国智慧在于主张全世界共同努力,找到更好的合作方式,利用彼此优势,使彼此更强。  ■中国在短短40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原因何在,成为许多人最想探求的秘...(展开)

海外经济

 世界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

 2017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概念。有时,他强调的是变局所可能带来的机遇,如在2017年底的外交工作会议上。有时,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