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民币或成“避风港”

 在全球汇率战中,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尽管投机者所期望的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可能性逐渐变小,但中国推动人民币稳步升值的政策并未改变,这引发了关于人民币将成为一个新“避风港”的讨论。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驻香港大中华区交易主管Patrick Law表示:“随着全球越来越普遍地使用人民币,它可能会成为一种避险货币,特别是在人民币兑美元可能每年上涨2%至3%、而瑞士法郎兑美元的涨幅可能为零的情况下。”

  在亚洲内部,新加坡元和日元是传统的避险货币。然而,对那些有渠道投资人民币的人来说,人民币很快也将成为一种避险货币。

  “近几个月来,不断出现一些隐秘的迹象,表明人民币正成为一个避风港。”法国农业信贷投资银行(Crédit Agricole Investment Bank)外汇策略负责人米图•科特查(Mitul Kotecha)表示,“本次危机实际上可能加快了全球使用人民币的脚步。”

  在中国当局短暂容许人民币以更大力度升值之后,8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出现几个月来的首次回落。中国已经经常性地把汇率当作一种政策工具,用来降低进口食品和燃料价格、抗击通胀。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速度将稳定在每年3%至5%,但如果通胀见顶已成定局,那么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可能会降低一个档。

  然而,投资者们更担心的可能是人民币完全停止升值。2008年,在全球信贷危机期间,中国暂时停止了人民币升值,转而实行事实上的盯住美元政策,以应对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在人们越来越担心美国和欧洲陷入双底衰退之际,中国有没有可能故伎重演?

  银行业集团瑞信(Credit Suisse)的外汇策略师Puay Yeong Goh表示:“如果最糟糕的情况即衰退出现,中国可能重新实行盯住美元的政策。中国的出口部门仍然是解决就业的大户。”

  然而,大多数分析师(包括Puay Yeong Goh)都认为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科特查表示:“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的可能性降低了——在目前的情况下,重新盯住美元会被视为倒行逆施。”中国通胀问题的性质跟以往不同,这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2008年,通胀见顶,之后很快下降。如今,通胀将持续高企。”Patrick Law表示,“除非中国经济增速急剧下降,人民币才会重新盯住美元。否则,中国将维持人民币稳步升值的政策。”

  就目前而言,人民币成为避险货币的主要障碍在于,全球投资者难以找到投资人民币的渠道。

  “人民币有潜力成为避险货币,但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亚洲研究主管关家明(Nicholas Kwan)表示,“在实际操作层面,投资人民币的渠道不多,而且流动性仍然严重不足。”

  “问题在于,人民币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完全可兑换。5年后,我们还需要这样一种避险货币吗?我希望是不需要。”

  香港居民每日最多可购买2万元人民币(合3130美元)。去年,香港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额飙升,达到5500亿人民币以上,占香港总存款额的10%。

  但投资机会仍然稀缺。点心债券(dim sum bonds,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仍只相当于人民币存款额的20%。

  根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2010年,香港只发行了17只点心债券,而今年迄今已发行59只。

  尽管点心债券发行数量增长迅速,但供应仍满足不了需求。Puay Yeong Goh表示,其结果是,此类债券的交易价格“非常高”。

  如果通胀出现走低的迹象,这种局面可能会改变。中国当局一直对允许内地企业赴港以当地较低利率融资并将融得款项汇回内地持谨慎态度。

  例如,消费品集团联合利华(Unilever)最近发行的点心债券,收益率仅为1.15%。

  但在8月份,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宣布了一项配额制度,允许内地企业通过点心债券市场融资,总融资额将为5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国财政部第三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此举被视为对点心债券市场实验成果的肯定。

  Patrick Law表示:“随着通胀放缓,应该会有更多的点心债券发行。”

  “很可能会出现规模更大的中长期点心债券发行,这将有助于满足避险性投资的需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民币或成“避风港”  避风港  避风港词条  人民币  人民币词条  
海外经济

 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重大考验

 欧盟内部改革难以达成共识,降低了欧盟的“免疫力”。同时,来自外部的单边保护主义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欧洲经济的健康。欧洲经济想从弱复苏泥潭中抽身而出并非易事  欧盟...(展开)

海外经济

 重启磋商四大看点

中美元首大阪会晤,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会晤结束近一周,大家的注意力正逐渐集中到磋商上来。综合这两天各方面的消息,有几点值得说说。首先,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