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英国电视的创新动力

  英国电视媒体是构建英国社会形态、向海外传输英国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英国电视节目很受欢迎,总让人感到在一股活力下的社会担当。

  在英国,BBC从创办以来就一直是电视广播业的老大,虽然秉承一贯的公共服务原则赢得了尊重,但是过于强调教育性和严肃性,对大众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到了1950年代,商业性质的独立电视台(ITV)成立,打破了BBC的垄断局面。ITV播放和制作娱乐性和商业性较强的节目,其宗旨是,观众喜欢什么就放送什么。大众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ITV的做法事实上导致了观众的欣赏品位有所下降。针对电视受众日益庸俗化,英国政府委托英国产业联盟主席皮尔金顿成立调查委员会,旨在对英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该机构关注商业电视的过分盈利和低俗化,其立场更倾向于关注社会价值。但是也兼顾了视角的均衡,其成员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工会成员、大学教师、演员、企业家、职业技术人员、运动员、家庭主妇等。

  经过调查,这个委员会发表了报告,指出独立电视台ITV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其节目内容狭窄、庸俗,排斥严肃节目,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公益性,应该对日益低俗的大众趣味负责。同时,报告赞扬了BBC的公益性和专业性,在受到ITV的挑战以来,BBC坚持公共服务立场,通过增加轻松幽默和快节奏的节目来改变其刻板的形象,并继续提升节目的品味,以此吸引高端受众。该报告在褒贬的同时,还得出一个结论,认为电视是长期影响社会道德、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格外注重电视对塑造社会道德、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由此,该委员会建议商业电视台的管理部门“独立广播电视管理局”对下属电视台节目进行约束。

  这种约束并不是简单的一纸限娱令,而是通过合理安排,用多引导少限制的方式来促进ITV增强文化性和严肃性,减少重复的莺歌燕舞。比如,管理局规定ITV在黄金时段要有三分之一的非虚构类严肃节目,这样一来,原来简单娱乐的节目就被挤出黄金时段,空出的时间开始播放新创办的时事类节目《十点新闻》、调查类节目《本周》等,同时增加了具有社会观察和思考性质的纪录片。ITV因转变而更加多元,更具竞争力,这迫使BBC也探索各种革新,从而更具活力。

  从这个案例可以感受到,英国素来拥有对媒体精英性和批判性定位的传统,即使是对电视这样一个大众化媒体,这样的期待也不例外,这对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转是有益的。更具有启发意义的是,英国对这一传统的维护,不是简单地由政府充当精英和批判者,而是委托给某一组织,通过该组织的调查讨论,形成较客观的报告,提出建议,再由监管部门给出合理的调整政策。虽然皮尔金顿委员会的调查,针对的是商业动机过分强的节目充斥荧屏,但是并没有排斥娱乐节目和商业广告,而是与政府一起建立一套净化电视、提升节目质量的策略。这使BBC和ITV形成良性竞争,电视台和媒体投资者与社会得到了双赢。这里的启示是,要让媒体创新,就要遵从媒体发展规律,使其保持商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英国的电视监管部门,避免直接出面,委托的调查者都从大众中来,是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保证了政策来源的客观性和权威度;出台的政策并不是一刀切的不许播,规避了一管就死的风险。

  其实英国人不仅要让电视干净,也要让电视好看。这可能符合英国人一贯的作风——在严肃的外表下,有着不平静的内心。一直以来,英国人都在以打动了自己心灵的东西,打动着世界。英国人在古典时代为世界贡献了戏剧精神,在工业时代贡献了侦探推理传奇,这两种传统在今天仍然闪光,以《唐顿庄园》和《神探夏洛克》为代表。传统与现代的良好结合,是英国电视人创新的一条成功路径。他们相信19世纪的夏洛克在21世纪并不过时,可以通过当代元素复活他的聪明和冒险精神。

  近些年,除了这些风靡海外的电视剧,影响更大的是歌舞节目、选秀节目。最有名的是《英国达人秀》《英国之声》,前者是英国人原创,后者的版权购买自荷兰,但是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荷兰之声》。《X元素》《认真来跳舞》《童声》等节目除了在本国保有较高收视率外,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力。这些节目的成功不仅因为绚丽的舞台、用心的设置等精良制作手段,还因为各种新奇的点子,让人屡屡感觉耳目一新。反其道而行之是创新的基本思维,或者说在一种思路成为流行时,就要适时地生成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思路,在不断调整中产生创新。当别人都在通过运营成熟的公司包装制造明星时,推出平民草根就会吸引受众,因为这里体现着真实的价值;当不剪辑、零距离的镜头充斥荧屏导致“真实”泛滥时,经过筛选和大量前期加工的节目又会胜人一筹,因为电视媒体是一个公共资源,是要占据受众时间的,这里体现了媒体的自律原则。

  选秀节目刚开始出来时很受欢迎,因为可以满足受众实现自我梦想的心理。比如《英国达人秀》第一季的成功做法是,让胖乎乎的收银员保罗·波茨不加修饰地站在评委面前,不自信地说:“我要唱普契尼的歌剧”,这时镜头对准几位评委,他们露出了很不屑的表情,可是当选手的嗓音响起,评委们瞬间被征服了,一位评委甚至流下了眼泪,保罗也从此征服了世界。这些有巨大落差的细节都不是表演出来的,但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人物只要不放弃对艺术的热爱,其天分迟早会放出光芒,这种信念是可以通过有意味的镜头语言呈现的。

  当类似的做法反复运用时,受众就会感到乏味和厌倦,因为第一次、第二次运用表现了诚意,第n次以后就成了对受众的刻意迎合,受众会感到这是媒体对一夜成名模式的复制,是功利心的驱动,同时会感到被媒体愚弄感情,就不再买账了。受众通过选择权影响媒体,媒体就要不断做出改变。英国电视制作人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的创新不是靠搏出位等低劣手段来吸引眼球,不是靠惯性运作敷衍观众,而是时刻保持对观众和社会的敏感度,尊重受众的智商,适时地引导一些话题,既满足受众趣味,又时不时地带来一些刺激。这种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对社会的负责。

  尽管2009年BBC曝出了老牌媒体人的性丑闻事件,让公众大跌眼镜,因为这与BBC从创立起就以公众立场、坚守良心和关怀弱势群体原则格格不入。但是从英国电视运作一些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媒体创新需要有强大的自信,需要政府、媒体、公众多方的良性互动,每一方都明白互利共赢的道理,遵守各自的底线,尊重公共原则,才可以为创新提供一个基本的前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英国电视的创新动力  英国  英国词条  动力  动力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  电视  电视词条  
海外社会

 斯诺顿考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很显然,美国可能需要中国在引渡斯诺顿上提供外交和政治合作。但北京并不应该干预香港处理斯诺顿引渡案中的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则,斯诺顿是否应该引渡更不应该成为中美之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