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是中牟县的一个地名,提起官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一个具有教科书意义的案例。分析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的原因,专家有很多解读。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袁绍刚愎自用,不纳善言。
首先是不听沮授的劝告,执意攻打曹操。官渡之战是袁绍发起的,袁绍在击败了孔融、公孙瓒等诸侯之后,逐渐拥有冀、青、幽、并四州的领土,成为雄居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这时候他头脑发热,自恃地广人众,兵多粮足,想在官渡一举歼灭曹操。沮授劝说袁绍,认为大军连年征战,百姓疲惫,赋役繁重,仓库缺少储备,士兵苦于征战,应该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出兵。袁绍不听,认为沮授的良策是“慢我军心”,沮授也因这一次献计而获罪,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军中。
其次是不听田丰的建议,错失良机。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离开官渡大营,攻打刘备。田丰对袁绍说,曹操到东边攻打刘备,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如能趁机举兵袭击他的后方,一定可以取得胜利。但袁绍却说孩子有病,不愿出兵。田丰气冲冲地退了出来,边走边用拐杖狠狠敲着地面,说:“嗟乎,事去矣!夫遭难遇之几,而以婴儿病失其会,惜哉!”完了,没有希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就这样失去了,可惜啊!后来曹操将刘备打败,田丰认为战机已失,再次进谏说,曹操既然打败了刘备,许都就不再是空虚的了,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常,兵众虽少,也不能等闲视之,所以不如作持久之计,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和众多的士兵,外接英雄,内修农战,挑选精兵,不断袭击敌人,使曹方不得安宁。袁绍弃良谋而不用,认为田丰败坏军心,将田丰关了起来,这一举动使全军将士寒心。
再次是不听许攸的计谋,导致许攸叛变。许攸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很有谋略。袁绍与曹操在官渡相持百余日时,许攸提出乘曹操倾军而出,许都防御空虚之际,轻骑奔袭许都。然而,袁绍因之前韩荀和刘备袭击许都失败,不想再分兵冒险,没有采纳许攸的建议。事有凑巧,许攸家族中有人犯法,被留守邺城的袁绍亲信审配抓进监狱,许攸大为不满,一怒之下投奔曹操,给曹操带去了袁军的重要军事机密情报。正是在许攸的谋划下,曹操亲自领兵赴乌巢,袭击淳于琼,乌巢可是袁绍的粮仓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了粮食给养作保障,这个仗就没法打了。
最为致命的是不听张郃的意见,丢失乌巢。当曹操奔袭乌巢之时,袁绍部将张郃主张到乌巢救淳于琼,他对袁绍说,曹操亲自出马,必然得手,那么事情就无可挽回了。袁绍关键时候犯了糊涂,不但不听劝告,还派高览、张郃率领重兵攻击曹操大营,只派少量轻骑部队救援乌巢。高览、张郃攻营不下,乌巢大败的消息已经传来了,二将无心恋战,竟然投降了曹操,袁绍全军大乱,一下子全垮了。乌巢的丢失,使官渡之战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一举奠定了曹操转败为胜的大局。
本来袁绍手里握了一把好牌,论兵力,当时袁绍有11万人,而曹操不足2万人;论粮食,袁绍拥有强大的储备,而曹操一个月的储备都没有;论谋士,袁绍身边的沮授、许攸、田丰都是老谋深算的人物;论将领,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就这么一张张好牌,袁绍却不会打,不善于打,生生把它打成了稀里哗啦的烂牌。想想袁绍也是,一个人的忠言不听,二个人的忠言不听,三个、四个人的忠言统统不听,可见袁绍当时膨胀到了什么样的地步,由此也可以看出袁绍的失败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