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用历史思维领悟新时代思想

  博学多识,疑则思问。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全党全国掀起了大学习的热潮,《秘书工作》新专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收到不少读者的热情反馈。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本刊记者带着大家关注的问题,专访了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充分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们获益匪浅。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既映照现实,又折射未来

  《秘书工作》:现实从历史中来,历史到现实中去,您是党史研究专家,您认为如何运用历史思维理解十九大报告的主题?

  曲青山: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既映照现实,又折射未来。我们研究党史,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昭示的是未来,这便是历史思维。毛主席讲过“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这样,有很强的历史思维。我们听总书记讲话会得到很多教育,从他思考问题的方法、看问题的角度、提出来的论断,就能看出他几十年读书思考积累的深厚理论功底、缜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辨逻辑。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大气磅礴、高屋建瓴,之所以这么有气势,一个重要原因是站位特别高,有很强的穿透力和历史纵深感,这集中体现在大会的主题上,也就是开宗明义的六句话、68个字。主题,是大会的方向和报告的灵魂,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也是一把开启总纲的钥匙。

  我理解,大会主题的第一层深意,是唤起全党的初心和使命意识。用历史思维看,大会主题的前两句话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建党的峥嵘岁月,把我带入到党90多年的历史之中。初心是什么?使命是什么?总书记讲话的第三段就回答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一来到世界上,就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古今中外多少政权更迭,都没跳出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对”中提出的“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兴亡周期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许多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或分裂或垮台,都没能善始善终。我们党从9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走来,走到今天,更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要唤起全党的初心和使命意识,一定得回到我们党成立的那天,从那个原点上找初心和使命。一大召开时只有13个代表,平均年龄28岁,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但是他们一路走来,一样的出发点却有不一样的结局。从13个代表身上能看到我们党发展的整个过程。我们党从开始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和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而且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但实际上,有人坚持向前,有人中途倒下,有人经得住战争时期的枪林弹雨,却倒在了和平时期的糖衣炮弹之下。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最后坚守不了初心的,必将被历史淘汰。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意在这里,十九大闭幕后,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的深意也在这里。

  第二层深意,是坚定全党全国人民的“四个自信”。“四个自信”从哪里来?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来。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具体内容。它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部分构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多年奋斗创造的根本成就。用历史思维看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昨天的宝贵经验,又是今天的理性选择,更是明天的前进方向。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对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都充满信心。

  第三层深意,是明确全党全国人民的决胜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回顾党的历史,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面向未来,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那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中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从十九大召开到2020年的三年里,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好“三个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总书记这时明确决胜任务,是吹响冲锋号,发出动员令,激励大家克难前进,举国齐心打好这场硬仗。

  第四层深意,是确定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大会主题的最后两句话“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确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回答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怎么干”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后,我们要朝着更高的目标继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一目标,但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快马加鞭,不能懈怠。这就像在爬喜马拉雅山,向它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冲刺,越向上坡越陡,空气越稀薄,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时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乘势而上,奋勇前进。

  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读薄是提炼的过程,读厚是把体会和感受还原的过程

  《秘书工作》:大家普遍反映,十九大报告博大精深,必须用科学方法才能学深悟透。您是中央宣讲团成员,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些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好方法?

  曲青山:怎样才能把十九大精神学深悟透、学得入脑入心?我体会,要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读薄是提炼的过程,读厚是把体会和感受还原的过程。学习一开始都是先记概念,把新概念先记住了,再思考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要打通关系肯定得提炼。提炼到一定程度就学深了,这是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一定要联系实际,联系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联系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实际,联系国内外的发展变化实际,有感悟一定要再还原回去。否则,就还处在第一个阶段,没有入脑入心。只有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进行思考,知识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

  作为承担宣讲任务的理论工作者,我要做的工作是先提炼,这是抽象化的过程。到宣讲的时候,面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就要回到实践中还原它,用各种数字和事例来讲。这样讲了以后,大家才会觉得,这就是我身边的事,我经历过的事,这样才能让人感同身受,更好地学懂弄通,这是具象化的过程。

  回到十九大报告上,为帮助大家“把书读薄”,我们提炼出了“八个新”,即新主题、新思想、新成就、新时代、新矛盾、新目标、新战略、新要求。“新主题”是68个字的大会主题。“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成就”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矛盾”是讲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目标”是指对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谋划。“新战略”是对“五位一体”、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和外交工作八个方面的战略部署。“新要求”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种提炼方法供大家学习十九大精神时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迅速抓住一些关键内容,下一步还要在各自实践中思考,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在“读薄”与“读厚”的切换中,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本质上具有同一性

  《秘书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精神的“纲”和“魂”,也是大家在学习时的集中关注点。大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称为“八个明确”,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称为“十四个坚持”,请您讲讲如何准确把握“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关系?

  曲青山:“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八个明确”是理论层面上的高度概括,“十四个坚持”是实践和方略层面上的详细展开。思想和方略本身就是一个东西,只是在不同层面表达,思想是先概括抽象再列出原则,方略的操作性强,像“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都在其中。要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把战略和战术统一起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

  用历史的眼光看,基本方略是对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进一步提炼和简明综合。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形成了“五个基本”,分别是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基本理论广义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狭义的基本理论从邓小平理论算起。基本路线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十三大第一次提出来的。十五大形成了基本纲领的概念,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十六大提出了基本经验的概念,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条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是十八大提出来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五个基本”里,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管得长远,特别是基本路线,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里讲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再看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它们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比如基本纲领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后来加了一个社会建设,就成了“四位一体”。十八大又提了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了“五位一体”。所以,基本纲领现在已发展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了,这次提出基本方略,就是要用一个“基本”,涵盖原先三个“基本”,便于大家更好地学习贯彻。新时代不是个历史学概念,而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层面的概念

  《秘书工作》:您认为该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新时代概念?

  曲青山:要把握新时代的概念,首先要知道它的起点是十八大,这个目前已经明确。把起点定在十八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有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其次结合党史来看,新时代比其他类似概念更适合拿来描述当今中国的发展状态。回顾党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使用过新时期、新阶段、新世纪新阶段等不同概念。新时期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是从20世纪跨入21世纪后的21世纪阶段。新阶段用得最多。这些类似概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等层面,新时代概念与其他类似概念有相通之处,但比它们更鲜明、更响亮、更具有感召力、影响力,更能反映出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

  要特别注意的是,新时代不是个历史学概念,不能理解为历史学范畴里划分不同历史分期的“大时代”概念,而要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成就、主要矛盾、社会变革等方面理解。为什么?用历史的眼光看,党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921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是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三是1978年至今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这一时期正在延续。结合现实政治看,十九大报告里使用的新时代概念,不是如列宁所言“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等划分大历史分期的历史学概念,而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层面的概念,像里程碑一样,新时代一出,标志着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我们的宣讲赢得了各方共鸣,也收获了许多国际“粉丝”

  《秘书工作》:我们了解到,前段时间您到国外宣讲十九大精神,这次宣讲经历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曲青山:去年12月11日,按照中央统一安排,我率领十九大精神对外宣讲团到塞浦路斯、希腊、意大利三个国家,宣介了十九大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成果,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十九大精神广受世界关注。我们的宣讲在这三个国家受到热烈欢迎,他们视宣讲团为“及时雨”。塞浦路斯劳进党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宣讲结束后,党员们还围着我们探讨交流,不愿代表团离去。在希腊,宣介会实际到场人数远超出报名人数,达120多人,不得不临时增加座椅,他们还积极参与互动,使原定两小时的宣介会延长到近三小时才结束。

  二是外国政要和民众对习近平总书记深表钦佩,这一点让我最受触动。我们到国外宣讲,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宣讲引起了外国政要和民众对我们的浓厚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在宣讲中,我列举了我国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详实数据,特别是我们党带领7.3亿人脱离贫困的伟大成就,让很多听众惊叹。在座谈交流中,我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许多感人故事,比如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看望困难群众时,一位不识字的苗族大妈问他:“怎么称呼您?”总书记介绍自己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另一个故事发生在2013年,总书记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面对当时已90多岁的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他饱含深情地说了一句“老阿姨,您也来了!”,并向她表示敬意。还有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里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许多故事,等等。我一说到这些故事,大家就被总书记的亲民、爱民、为民情怀深深感动了。一位塞浦路斯劳进党老党员眼含热泪,紧紧握住我的手说:“世界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

  三是“一带一路”倡议确实是大手笔。这三个国家都密切关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内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希腊议会第一副议长库拉基斯说,希腊将坚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并愿意不断深化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各领域的合作。塞浦路斯执政党主席奈奥菲多表示,塞浦路斯作为欧盟成员国,愿意继续做中国在欧盟的桥头堡,期待同中方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我深刻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四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因文明而伟大,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无信不立”,等等。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今天我们一直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在国际交往中充分考虑各国差异,共同探讨符合各国国情的方案,迎来各国优势互补、协调并进的良好局面。正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我们的宣讲也赢得了各方共鸣,收获了许多国际“粉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用历史思维领悟新时代思想  新时代  新时代词条  领悟  领悟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思想  思想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  
改革史话

 读懂人民美好生活的意蕴

 人民美好生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日益得到广泛认同的新概念、新理念。伦理学研究讲人类的生活理想是好生活,而对好生活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基本观点:品德高尚的生活,物质富...(展开)

改革史话

 我国历史上的选贤制度

    选贤与能”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选贤与能”亦作“选贤举能”,即选举贤能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