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呈现出以政府与市场驱动有效结合的创新模式,对提升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大社会民生科技投入,增加惠民科技源头供给。投入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之水。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科技投入,社会民生领域由于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公共物品属性,更是政府研发投入的重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1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比如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等),大多与社会民生相关。当前部署的13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社会民生领域占了6个:其中医疗卫生2个,能源2个,环境生态和农业发展各1个。在经费投入方面,以2008—2012年间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为例,社会民生领域的投入占到了计划总经费的40%。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我国社会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建成了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如建立的太湖流域天地空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可做到提前7天预报蓝藻水华发生,准确率在80%以上。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厘清了重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开发了煤电站和工业锅炉超低排放技术,服务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对持续有效推进雾霾治理工作起到关键作用。在综合治理基础上,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PM10年均浓度等较2015年分别下降22%和18.4%。
在医疗卫生领域,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自主研制和技术改造了一批药物,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治疗费用。如艾滋病病毒核酸筛查试剂实现国产,监测窗口期从28天缩短到7天以内,基于国产药物优化一线治疗方案使治疗费用降低了79%。针对重大传染病,初步建立了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原及未知病原的筛查技术体系,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重大突发疫情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我国还通过实施“科技惠民计划”、开展科技扶贫、建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方式,支持引导惠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服务民生。比如,2012年起,科技部、财政部组织实施旨在发挥科学技术在改善民生中引领作用的“科技惠民计划”。该计划采用中央、省和基层三级协同管理模式,支持基层在民生领域开展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和示范应用,推动其在基层公共服务领域的转化应用。
以科技创新服务脱贫攻坚为例,2016-2018年,仅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就支持科技扶贫项目538个,投入资金5.16亿元,带动贫困地区自筹25.58亿元。20世纪90年代,地方基层还探索出“科技特派员”模式,增强农村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2019年,近90万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农村农业一线,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3万个,创办企业1万多家,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010万户,平均每年转化示范2.62万项先进适用技术;科技特派员已覆盖近5万个贫困村,帮助贫困户脱贫40余万户,帮助贫困村集体增收近40亿元。
国家在战略部署和积极支持社会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的同时,还通过推动“双创”等方式发挥市场作用,以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纷纷涌现。中国经验表明,科技创新促进社会民生发展,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有效的政府治理与活跃的市场经济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的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投入和交通电信基础设施条件的大幅改善,为依靠新经济市场力量解决社会民生问题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自下而上的活跃市场创新,则为全面促进社会民生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