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尚希:直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伟蓝图

  今天上午十九大刚刚闭幕,下午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非常及时的。

  十九大是我们国家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的时期召开的非常重要的会议。十九大报告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这里实际上有四层含义:一是思想上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小平同志那个时候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就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全党的智慧,形成了适应这个新时代需要的指导思想,所以说从思想上,是承前启后的也是继往开来的。再一个从实践上看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国的发展下一步怎么走,要有一个谋划,要有一个蓝图,要有一个目标,十九大报告做了科学的描绘,就是分两个阶段。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之后,再过15年即2035年为一阶段,这个过15年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这个阶段的目标,我理解,是要真正实现富起来。2016年,中国的人均总收入大约8000多美元,现在中国还不是高收入国家,十九大的报告里也一直这么强调。尽管我们现在进入了新时代,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我们只是解决了一半,现在还要继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达到高收入国家的,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按照十九大的报告,总书记的战略部署的安排,那就是到2035年要实现这个目标,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以上。接着再过15年,就是要解决强起来的问题,即2050年成为世界强国。世界强国不仅仅是高收入国家,还需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引导的作用;不仅仅是像现在的参与,以后就是要引导,要在话语权上引导,领导权比现在更大。全球治理的格局,还需要更多中国方案;全球发展整体格局,需要更多中国智慧来引导。总书记提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步得到认可。我想,现在的这个社会,国际上是丛林社会,实行丛林规则,那就是弱肉强食。总书记提出的这个思想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传统的国际社会理念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新的理念,其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理念和文化,就是要用中国智慧来治理全球。这个新的思想,变成新的国际规则,包括经济的规则,金融的规则,政治的规则,在全球都要发挥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全球秩序。到那个时候,中国就是发挥引领的作用,成了一个世界强国。

  “两步走”这个蓝图的实现,应该说是非常难的,从我们现在的基础来看,应该说是“两步走”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现在我们有了良好基础,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有了新的思想,新的道路,不再迷信他国。我们走了一条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现在看来,这条道路经过这些年实践的检验是非常成功的。只要坚持探索,努力创新,实现“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完全没有问题。当然总书记也一再告诫大家,要实现“两步走”的目标,不是说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还有大量的重大挑战在等着我们,还有重大的风险在等着我们。怎么样去应对这些挑战,去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这些风险,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

  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今天我们谈学习体会,就要回到进入新时代的这个重大判断上来。这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想,我们的研究是要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来展开的。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怎么去满足?这是离不开财政的,而发展中的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也是需要财政去发挥作用,所以这个主要矛盾就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主题。各个方面的研究,恐怕都要围绕怎么样去解决这个社会主要矛盾,使中国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从而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作为经济概念那就是生活水平、人均收入,这里头还包括什么?是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等,这些都在美好生活在这个含义里头。

  一方面,要提高收入水平,可以通过发展去实现,那怎么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这里,财政的作用就不可或缺。财政怎么去做?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消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的消费或说生活水平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挣的钱去消费叫做私人消费,另一部分是政府财政来提供的,叫做公共消费。每个人的消费都离不开这两块。整个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由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这两部分共同组成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公共消费的比重在不断地提高。公共消费日益成为私人消费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没有公共消费,私人消费可能就没法实现。从消费的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关系在发生变化。从直觉来看,私人消费是首位的,公共消费是补充的,但从两者内在的逻辑来看,公共消费是前提性的基础性的,是条件性的。比如说,我们要扩大农村消费,首先要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农村的电网,要路通、网通,农民私人消费怎么扩大,首先得有公共设施的改善,也就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这些是私人消费的前提条件。

  城市中的私人消费就更是如此了。城市比农村的公共化程度要高,私人消费更加依赖公共消费。从这一点来看,公共消费怎么上水平提质量,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至关重要。公共消费不仅要上水平、提质量,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更加均等。这些年提出来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均等化怎么做到?第一是区域间的均等化,有社区的概念,城乡之间均等化,社会阶层方面你怎么实现均等化,这些问题也是财政需要研究的问题,这是基本理论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公共服务上不平衡不充分,可能就会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上拉后腿,所以财政在这里发挥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的解决需要财政发挥重要作用

  从发展来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有城乡之间的,区域之间的。怎么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平衡,加快更加充分的发展,使发展薄弱的一些环节,薄弱的地方更加充分发展?财政在这里也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的补短板,原来讲的补短板是农业的补短板,财政在农业上花了大量的钱,来支持农业的发展,现在基本上就是一斤粮食一块钱,财政拿的钱,你看多少斤粮食就财政拿了多少钱,实际上是超过了。但光靠财政补也不可持续,对产粮地区来说也成了问题,财政包袱很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进行改革?当然现在也在深化这方面的改革,比如说农业补贴,补贴的环节、方式现在进行调整和探索。这就涉及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毫无疑问要发挥作用,但怎么样发挥作用,有大量问题是需要研究的。

  再讲一个短板,那就是创新创新引领,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也是总书记报告里提出来的。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创新引领发展。我们国家创新有很大进步,但与国外比,与发达国家比,创新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工信部说,制造业在全球排名,我国规模世界第一,而就先进程度我们整体上还在第三梯队里,还排不到二梯队里头去,虽然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第一梯队是美国,第二梯队是老牌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现在排在三梯队。这表明,创新在我国实际上这也是一个短板。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形成一个创新体系,就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其实这也是全面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看,还有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还有理论的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总体上来看,我们怎么推动创新,各个方面的创新哪个更重要,财政怎么支持这些创新,不仅仅是拿钱的问题。支持技术创新,当前主要的方式是财政资金支持,给予税收优惠。这种方式是必要的,但仅仅依靠这种拿钱的这种方式不足以真正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技术创新只是一个要素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实是更加重要的。技术很先进但商业模式不一定很先进,先进技术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先进生产力。而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都依赖于体制创新,这就涉及各类创新主体,如企业,特别是国企,还有科研院所、学校等事业单位。这其中既有经济组织,还有大量非经济组织,如事业单位。无论企业,还是事业,都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我们这些年搞产学研结合,但结合非常艰难,效果有限,原因在于体制机制不顺。

  四、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还需要推进社会改革

  创新主体不只是企业,也不只是涉及经济体制,还有科研院所、高校等事业单位,还涉及事业单位体制。怎么办教育,怎么办科研院所,对我们国家的全面创新至关重要。但是现在看起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是滞后的,包括教育体制、科研体制、医疗体制等等。现在的教育与产业结构不吻合,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脱节。一方面劳动力过剩,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技术工人又供不应求,职业教育严重滞后。这表明我国教育体制整个存在问题,我这些年参加了不少调查,感觉到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是在边边角角上改革,而深层的涉及教育体制框架的重大问题没有触及,绕着走。科研体制也是如此,对资金的重视往往超过对改革的重视,一说问题,就说是钱不够,而对体制机制问题轻描淡写。还涉及老百姓的公立医院改革,同样如此。如果社会领域的改革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那么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也难以进一步推进,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创新将会受到很大的约束。所以从这点来看,促进发展更加充分、更加平衡就不仅仅是经济改革,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还需要推进社会改革,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体系。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社会改革到底怎么推进?现在我感觉还是在探索之中,没完全找到一个很清晰的目标、路径。我曾经提出来一个观点,经济领域的改革就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社会领域的改革就是社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社会化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前者就是放权给经济组织,发挥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后者就是放权给社会组织,包括民办的和国有事业单位,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服务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通过落实法人自主权,激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创新活力。

  现在这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有进步,应当看到这个进步,但是如何真正落实法人自主权,这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建立创新型的国家,从改革上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还需要构建社会主义的社会事业发展体制。研究经济问题,需要和社会问题关联起来,孤立地谈经济,是无法真正解决经济问题的,尤其是现在这个发展阶段,社会问题对经济问题的制约性越来越大。经济效率的提高遇到很大困难,一个重要因素是受到成本的制约,这当中是交易的成本。交易成本是一个经济概念,其实它与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整个社会都讲诚信的话,那么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我们所做的全国性调研,形成了200多万条的数据,发现社会诚信水平下降,导致企业交易成本上升,如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应付款、应收款增多,企业之间的民事诉讼增多,履约率不高等,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

  社会诚信水平与交易成本,是一种反向的关系。要降低企业成本,就需要提高社会诚信水平,这就需要通过社会改革来增强社会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提高社会诚信的水平,需要提高社会组织化的程度,那就要促进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的发育,把原子化的人组织起来。

  中国社会发展到了当前这样一个水平,需要考虑怎么把市民组织起来,怎么把农民组织起来,发挥社会自身的一个功能,即社会的自组织功能。市场化改革就是在经济领域发挥市场的自组织功能,那么,在社会领域也要发挥这个自组织的功能,同时有了经济的、社会的自组织功能,我觉得才是完整的,经济效率才能提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可能真正解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得以满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直面  直面词条  强国  强国词条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词条  难题  难题词条  现代化  现代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