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日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批课程的整体情况。
答:教育部此次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463门线下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其中不仅有经过两个教学周期检验的新认定课程,而且把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也分别纳入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中,因为这些课程在推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让它们继续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类是线上一流课程。即大家俗称的“精品慕课”,这类课程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在精品慕课的示范带动下,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在各大平台上线课程已达3.2万门,获得慕课学分的在校生超过1.4亿人次,社会学习者学习浏览量突破100亿人次。在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在线教学平台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国际版,免费向世界各国学习者提供英文课程资源并提供必要的教学服务,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爱和担当。
第二类是线下一流课程。这类课程强调改革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增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深入开展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
第三类是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这类课程鼓励全国各类高校教师广泛参与,基于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校内课程进行创新性改造,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既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四类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这类课程是通过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网上做实验”和“虚拟做真实验”,解决了高校实验教学 “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老大难问题。同济大学教授李晓军的“岩石隧道防火体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课程近2年来全国已有超过3万人次进行了线上学习,从教学质量和普及程度来说,对原先的隧道火灾教学模式都有革命性的积极影响。
第五类是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这是该类课程首次被纳入课程建设计划。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培育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请简要介绍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重要意义、遴选流程和主要成效。
答: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行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将示范带动更多高校和教师积极参与,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点燃课堂革命的引擎,全面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营造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带动教材建设和专业发展,以“学习革命”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助推中国高等教育跃上新台阶。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精神,根据《“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和遴选工作方案,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相关司局给予积极配合下,经过网评、会评、公示等程序,坚持客观、专业、公平、公正,经过严格遴选产生的。为鼓励支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强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建设的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采取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分“赛道”遴选方式。
自教育部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以来,这是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主要成效表现在如下方面:
1.覆盖面广。首批一流课程来自于639所本科院校,涉及中央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其他地方高校、军队院校以及港澳地区高校,覆盖全国全部省份(含兵团)和所有本科专业类。
2.体现最新高校课程改革要求。入选课程突出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要求,符合“双万计划”建设目标。入选的线上一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在课程质量、开放度和支持服务等方面要求更加规范,以保持我国高等教育在线教育的领先地位。对于首次遴选的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大力倡导前期建设的网上优质慕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课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优秀成果以及智慧教室新型教学工具在这三类课程中的共享和应用,鼓励紧密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的改革创新,以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3.成功实施了一次课程改革的大宣传和总动员。除此次纳入的2017、2018年原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外,就有6700余个课程团队参与了课程申报推荐;参与课程评审专家也超过6000人,其中,既有院士、资深教授,也有校领导、一线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专家的参评率和评审有效率之高前所未有。申报推荐和评审过程成为了高等教育战线的一次提高认识、明确改革方向、深入探讨课程改革的大讨论、大实践,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动员作用。
答:一是课程质量高。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的“中国经济专题”,“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的“中医内科学”,武汉大学7位院士前仆后继坚持20余年开设的“测绘学概论”等课程均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榜单中。“用基于我国实践的自主理论创新来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一流本科课程,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如是说。二是课程类型多样。既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有公共基础课、通识课、思想政治课;既有理论课,也有实验课、社会实践课。三是参与范围广。课程涵盖所有本科专业类,既有“双一流”高校课程,也有大量地方高校的特色课程,充分体现出高校教师广泛参与一流课程建设,主动对接国家、行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贵州理工学院教师陈燕秀深有感触,“我们学校100余名教师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积极探索课程建设,星星之火在贵州理工学院这所普通高校开始燎原。”四是示范效应强。一流本科课程突出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优质资源与本地区、本校的结合,课程建设新理念与各学科专业的结合,在推动优质资源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请问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后,教育部对认定课程有何后续要求?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举措?
答:通过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须继续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示范带动更多高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将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继续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持续推进“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纵深发展,助推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跃上新台阶。
近期,教育部高教司将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评审遴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制定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遴选方案,做好推荐申报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