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疫情对农民工、贫困户、灵活就业人员等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收入、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政府财政资金应该如何发挥保障功能?
11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次会议聚焦财政民生支出保障措施,强调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对国家出台的统一民生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建立民生资金直达的长效机制,确保资金精准直达受益对象。”会议强调,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截留挪用、套取民生资金的要严肃查处问责”。
减税降费背景下,市县财力存在缺口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今年政府的重要工作,而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最终要靠市县来落实。不过,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地方财政存在较大缺口。
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财政部部长刘昆曾介绍,今年地方财政预算减收增支的缺口规模在8000至9000亿元,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面临较大压力。
而同时,今年以来减税降费力度很大,这对地方财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据国务院此前介绍,今年国家确定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6万多亿元,大部分在下半年实现,很多地方也在自主减税降费,给市县财力带来很大缺口。
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疫情对低收入群众包括农民工、贫困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的就业、收入、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不过,各地区各部门大幅压减政府支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前三季度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人均同比增长8.7%,社会救济和补助人均增长12.9%,在疫情冲击的特殊困难情况下,“保住了基本民生,稳定了民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议提出建立民生资金直达的长效机制,“确保资金精准直达受益对象”。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索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先行在教育、医保领域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为何强调资金精准直达?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资金直达市县,就是要支持地方落实帮扶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群众的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用于抗疫相关支出等。
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曾向南都记者表示,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地方,将避免传统条条块块以及各种部门和地方政府中间出现的节流传递效率下降问题。资金穿透性将更强,效率、执行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这次会议聚焦财政资金直达当中的民生资金,会议强调,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对国家出台的统一民生政策做到应保尽保,“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对教育、养老、医疗、低保和住房保障等民生事项,按支出责任予以足额保障”。
同时会议要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将节省下来的资金重点用于民生特别是解决民生难事、加大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强调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对国家出台的统一民生政策做到“应保尽保”的同时,也强调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
如何理解其中的“可持续性”?会议就此强调,既要主动作为,加快补民生短板,又要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防止脱离实际、寅吃卯粮。严禁实施超出规划和财力的项目”。
会议也提及加大监督力度,对民生政策落实不到位或不可持续的,要督促及时纠正,“对截留挪用、套取民生资金的要严肃查处问责”。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此前向南都记者表示,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需要注意财政纪律,加强监督和审计。同时,这种创新机制也说明,目前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需要改进之处,应赋予地方财政更大自主权。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给“资金直达市县基层”这一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打预防针”,如此前强调,省级政府要当好“过路财神”,同时不做“甩手掌柜”,在加强资金监管同时,将自身财力更多下沉基层,弥补基层财力缺口,以确保中央确定的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这也是一场改革,会触动部门利益,但为了人民利益非触动不可,决不允许与民争利。”李克强在6月的一次座谈会上强调。他要求,审计等部门要把新增财政资金使用作为审计重点。各方面都要瞪大眼睛,形成监管合力。要严肃财经纪律,对做假账、挪用资金等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记者 胡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