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20年都成不了专家?而有的人3年就成了专家?
要想成为专家,这里有两个核心关键问题:
一、战略层面,要选对正确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都有自己比别人优秀的领域。要想成为专家,前提是你得先选对一个适合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进行精耕细作,才有成为专家的可能性。如果你的方向错了,即使你付出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
什么样的的方向才是正确的选择呢?答案是:发挥你才干优势的地方。
假如一份工作能够为你的“才干”优势的发挥提供充足的机会,那么,你可以得到以下3种回报:
一是能够从工作中获取驱动力,这解决的是工作意愿问题(我愿意干)。
当你觉得这份工作令你没有干劲、浑身懈怠、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时候,那是因为这份工作本身的工作内容与你的“才干”本能相排斥或冲突。
比如,让具备“取悦”优势(2,3,7号擅长表演和娱乐)的人去拜访客户,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种令他兴奋的工作模式;假如一个人更喜欢安静地思考问题,那么,拜访陌生客户这种事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会令他极度排斥。
让富有想象力的人去思考策划方案,天马行空式的工作内容也会令他充满激情;但假如一个人只擅长逻辑思维,那么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同样会成为他的梦魇和折磨。
为什么很多人换了多份工作,都觉得没有动力?
最核心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所从事的所有的工作,都不符合他的“才干”优势,无法提供给他更多的驱动力。
举个例子:某客户A,毕业两年,频繁跳槽、工作不稳定,迫切需要一份安稳的工作,于是考了公务员。但考上之后干了一两年,却发现成天琐碎的工作令自己实在厌烦,原本期望的那种稳定却无法令他充满干劲。
原来,他内心里存在着“成就”才干,注定他不是追求安稳的人。他所追求的那种安稳,只是在他频繁跳槽的状态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伪需求”。而一旦这种“伪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内心里“贯穿始终”的行为模式就会跳出来,重新支配他的选择。
二是上手更快,能够得到更优秀的业绩表现(我能干好)。我们可以用“冰山模型”来解释这个概念。要想干好一项工作,要受到3种因素的影响:技能、知识和才干。技能和知识是呈现在冰山之上、可以观察到的部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进行弥补的部分。它只是在30%的层面上影响了一个人的业绩表现。而实际上,70%的业绩影响因素则隐藏在冰山之下,其中之一就是建立在才干基础之上的胜任力。
在现实工作中,你可能会发现,同样的一份工作,有些人不怎么努力,就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或者,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他们得到的结果要远远超越其他人。
而有些人则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他们想要的那种结果;或者,即使得到了,这个过程也要更加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表面上看,你们使用的都是同一种知识和技能。而最终决定结果的,却是才干,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竞争力。——中学数理逻辑智能顶尖的张一峰如鱼得水,而我则习得性无助。
因为工作原因,我曾经深度接触过一个广告设计小组,整个小组有10余人。这些人都具备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素养,大多数人学历水平都在本科以上。但这些设计师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却是参差不齐的,
有些人只会修修补补,有些人只会模仿照搬,
而真正能够设计出有创造力的优秀作品的人,却是其中一个只有高中学历水平的设计师。每次重要的设计任务,都是由他来主导,设计出来的作品经常能够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像这种超出常人的业绩表现,就与他内在的才干优势密不可分。——王晓慧在视觉艺术创意上的天赋特别变态,因此她半路出家也可以成为顶尖摄影师。昆汀则可以看完一万部以上电影后自己写出非线性叙事的剧本并获得金棕榈大奖。
三是成就感和满足感,并愿意重复这一过程(我希望下次还这样干)。
我们选择文理分科,报考专业和寻找一份工作,我们以为钱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但干到最后,你会发现,以钱为基础的物质刺激只是短暂的,
而长久的刺激,则来源于工作能否带给你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缺乏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即使你能得到好的结果,你也没有动力前进,甚至,为了生存,你在忍受这份工作带给你的种种不快。
我们曾经遇到一个客户,从事饲料销售工作,月薪10K+,业绩排名在区域前3,从事销售工作3年。在一个四线小城,按理说,他的业绩和薪水都是不错的,
但他却下定决心换一个方向,理由是“自己本身比较内向,不想说话的时候还逼着自己去说,去想聊天的话题,这种感觉太难受了。”对于他来说,即使达成了优秀的销售业绩,但这个过程并不令他“感觉良好”,而是“太难受了”,完全没有那种业绩达成之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内倾的人被迫去社交,村上当酒保的时候特别憋屈,写作则不憋屈了。
于是,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不错的工作,在他眼中却成了一种煎熬,时时刻刻都想逃离。而对于真正能够发挥优势的工作来说,在工作完成之后,他会感觉良好,并愿意在下一次的工作中重复这种过程。
二、战术层面:要知道不断进步的方法和技巧。
即使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也依然需要不断的练习,才有可能成为专家。方法不对,你照样原地踏步。
第一步:Learn学习
这指的是大量吸收知识,进行知识储备的过程。很多人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压根就没进行过完整的前期知识储备,于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只会抱怨太难,干不了,无法胜任。
尤其是新人,典型的学生思维,自己压根不动手、不动脑子,恨不得找个保姆手把手教他怎么做。
而实际上,每个领域的知识点数量总是有限的,只要你肯花时间,大概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5-10本,你就可以掌握80-90%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么多量的知识点,足以应付经理级的岗位,
唯一的不足只是缺乏实战而已。
高中政治课本有一句话:理论指导实践,不是上司指导实践。得先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很多人连理论基础都没补充完整,就抱怨无法解决和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量变决定质变。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即使工作10年、20年,也无法出现本质上的变化。所以,大量进行知识储备,是你进行自我提升的第一步。
第二步:Do实践
理论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如果没有实践,只有理论,那理论就成了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另外,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你才能重新认知理论,了解理论。
为什么非得进行实践,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知识的转化。我记得知乎有人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得到、XX大学花了那么多钱,听了那么多理论,依然无法真正提升自己?我的回答是:你学的东西,你只是从理论上听懂了,但你并没有用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重新解读,所以,这个理论依然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这里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那就是知识的转化。没有转化,看再多的理论,那只是别人的,没有真正转化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那么,如何才能转化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比如,你从书本中或者课堂上学了某个财务知识理论,这一步,你只是听懂了。达到这一步不行,下一步遇到相关的财务问题时,你得知道如何用这个理论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新对这个理论进行解读,并最终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个过程,你会对理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于知识的转化,不得不提另外一项学习的方法:费曼技巧。这个技巧分为四步:1、选择一个概念;2、把它教给完全不懂的另外一个人;3、如果卡壳,回到原始材料;4、回顾后简化语言表达。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大幅度提升学习的效率。
但是在工作中,我认为比费曼技巧更好的理解知识的办法,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实践才是检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步:Check总结
第二步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太可能一帆风顺,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要及时回顾、复盘和总结。对于理论和现实完全吻合、没有出现问题的地方,下次依然可以用这种理论指导实践。而对于理论与现实出现冲突的地方,要思考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冲突,下次应该如何避免或改进,并总结形成经验。
第四步:Adjust调整
理论虽然可以指导实践,但理论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实践检验,可以发现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这时候实践就要作用于理论,并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以保证其更符合现实情况。
通过上述四步过程,你就可以对于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形成完整、系统、深入的知识体系构建。通过日积月累(不需要太久的时间,我们曾经有一个客户,只坚持了3个月,就惊喜地发现这种方法在提升自身能力方面的极大作用,他明显感觉到与身边的同事拉开了差距),你就会慢慢成为这个领域里最厉害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