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男孩子小时候,总想着快快长大,想着早点认识这个世界,早点摆脱父母的管教,早点抓住生活的选择权......
而女孩子们,内心往往更细腻,她们更需要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爱与被爱,什么是得到和失去......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养女方知世道险。
相对男孩来说,女孩子的一生,更容易遭遇一些未知的危险,养一个女儿,似乎更考验家长的智慧和心思。
女儿该富养还是穷养?
女儿早恋该如何处理?
女儿在外面受委屈了怎么办?
......
一如老人们说的那样,养女儿,真的要比养儿子操心1000倍!
冯唐说:
生个女儿,头发顺长,肉薄心窄,眼神忧郁。牛奶、豆浆、米汤、可口可乐浇灌,一二十年后长成祸水,但在你长成祸水之前,我不能允许任何人伤害你。
这段话,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本周的书单,来自五本讲述亲情,讲述成长的暖心之作。
家有儿女初长成,养大一个孩子有多难?这五本书,最好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能看一看。
01《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
这是一部日记体长篇小说,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学的日常生活。
著名作家肖复兴,用第一人称的笔法,讲述了高三女生路天琳纯情而真实的校园故事。
路天琳是一代中学生的代言人,在她身上,能看到青春期少女对友谊与爱情的幻想,对真诚与理想的渴望。
她从幼稚单纯逐渐走向成熟,把自己朦胧而美好的感情,化作成长的催化剂,去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这是独属于少年的爱恨情仇,却因青春色彩的调和,成为了生命中最难忘的回忆。
作品曾被改编成电视剧和广播剧,吸引了无数粉丝的追捧。
路天琳的成长轨迹,对当代中学生而言,依然具有划时代的借鉴意义。
她对自我和现实的反思,对学习和爱情的态度,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同龄人,奋发进取,永葆激情。
翻开这本书,相信你一定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一样青春活泼,一样热情灿烂。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数学老师高度近视,他的课讲得没治了,谁都爱听,我也最爱听。
假如长大就意味着冷淡意味着隔离意味着陌生,那我宁愿永远不长大永远占领大胆的浪漫。
02《我要做好孩子》
儿时读《三字经》,记得最深便是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随着年龄渐长,书也读的多了,自然知道还有一句:人性本恶。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如何分辨好人与坏人?
这些话题至今已讨论了上千年,时至今日,想必每个孩子都被父母老师问过:你想做好孩子还是坏孩子?
得到的回答不一例外都会是:我要做好孩子。
作家黄蓓佳用二十多天的时间,写出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
这本书适合所有孩子和家长阅读,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句描述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都渴望成为一个“好孩子”,作家黄蓓佳的孩子也不例外,
这部以其女儿为蓝本的童书,一经发表受到了广泛好评。
在活泼可爱的“金玲”身上,有千千万万个中国儿童的影子:
她会为了考试成绩得不到提高而苦恼、为了做老师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而烦闷;
在升学、成长的双重重压下,金玲按部就班、努力找寻方法,终于在中考来临时满怀信心地奔向属于她的战场。
卢梭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所以,不要小瞧孩子,不要过早下定论,
成长的道路有千万条,不管他们选择哪条路走,相信他们最终都会变成父母的骄傲。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做个好孩子。”
孩子还要付出多少辛苦多少努力,才能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占据一个位置啊!
03《女孩范贝西》
如果你是孩子,你就会明白,成长之痛与快乐并行。
故事从范贝西上一年级的时候开始说起,范贝西是一个不会撒娇的女孩子,脑子里总是天马行空,想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但她却有着一颗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的心。
学校组织跳绳活动,但是有几位同学却始终学不会,里面正好包括了范贝西。而当她回家用爸爸教的独特方法学会跳绳以后,就主动去帮助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同学,并且因此交上了第一个朋友陈芳芳。
在与陈芳芳交往的过程中,范贝西慢慢地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慢慢地懂得了友谊的真正含义。
许多小孩子都有一段或长或短、无法分清现实和童话的生活,那段时间,他们有意无意地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范贝西就认为自己有着一种“听力”的特异功能,一天晚上她起床告诉爸爸,说听到有老鼠在咬东西,结果爸爸出去一看,原来是小偷正在偷邻居家的空调机。
女孩范贝西就像所有的小女孩一样,爱幻想,爱胡闹,惹出了不少的笑话。
对于一个才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死亡这个主题显得太沉重了,但是范贝西却经历了这件事。
范贝西的同学樊剑因为家族性心脏病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让范贝西和她的同学大为恐慌,她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活生生的人会突然消失!
因为樊剑的死亡,范贝西好像突然长大了一样,她开始主动思考死亡这个命题,慢慢地在爸爸的引导下,走出了这件事带来的阴影。
范贝西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渐渐地长成了一个“小大人”,逐渐认识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逐步理解和认可了周围的人和事,而在这期间经历的的挣扎和困惑,对她以后的人生大有裨益。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我发现,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其实并不寂寞,也不会很孤单。甚至,我觉得独处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发现。
我在心里不停地对樊剑说,樊剑你不能死,我还没接受你的道歉呢!这么想着,鼻子一酸,突然我就无声地哭了起来。
04《女孩四季》
这是一本散文集,也是女孩们的优雅课堂。
作者陆梅陪她们在春日研习,夏日成长,秋日成熟,冬日沉思。
这交替变换的四季,不正是我们的一生吗。
她在自序中这样写道:“我在花木拂过的清香里兴奋而无眠……那样一种美的情愫,好比女孩和女孩间的依赖。这是一种理想完美的爱意,温润舒缓,又静谧威仪。”
此等的美妙,她还说“当然要和你们——亲爱的女孩一同分享” 。
“结束《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政治经济学》的自学考试,好心情如陈升的歌……”
这本书就这样开始了,陆梅将自己的私人日记,分成了四个季节,象征着不同的主题和意义。
如同闺蜜互诉心思一般,静静地向我们敞开心扉。
书中有隐秘、细腻的心情,有对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思考,品读了文学、艺术作品,还介绍了许多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位作家并没有向孩子们兜售什么人生指南,而是在分享她自己的个人经验,所以作品读起来既轻松又有温度。
如此温暖、清新、知性的美文集子,或许是送给年轻女孩最好的礼物了。
她希望女孩们能感受到本书所传达的爱意与美感,并受此感染,成为一个美好而又优雅的人。
然后,在生命的春夏秋冬里,活出自己该有的丰富多彩。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而且也几乎是一个在人与人之间建立默契关系的过程。这种默契有时不能达到,这种信任有时也会被出卖。
但是,假如一切进行得顺利,读者在读完一本书,最后合上书本时说出作者最爱听的话:我从你的书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05《女儿,爸爸要救你》
成长的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也不是每个人的命运都会一路坦途。
这本《女儿,爸爸要救你》讲述的,就是一个女孩在父亲陪伴下对抗病魔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汪泉是一位年轻的出版社编辑,书的作者是她的父亲——知名作家汪浙成先生。
女儿汪泉患上了很严重的白血病,这种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治疗周期长,费用又高,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一场信念、体力和财力的大考验。
母亲离世的早,仅有年迈的父亲和姑姑照顾汪泉,她特殊的病情要求更多的时间和经济付出。
数次的病情恶化,跨省转院、价格昂贵而不得不用的进口药、不能保证治疗效果的手术、大海捞针般的骨髓配型,
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困难,然而亲情能战胜一切,亲人与朋友也从来没有放弃,最终他们执着的爱创造了奇迹。
作为一个女孩,面对艰难与绝望,汪泉数次崩溃,这是人之常情。
但她还是数次挺过最危险的时刻,最终坚持了下来,每每父亲和姑姑揪心的时刻,她还能乐观地安慰自己的至亲。
可以说,她和帮助、关爱自己的人一起,走过了这段同病魔搏斗的岁月。
作为父亲,汪浙成先生时刻提醒自己没有时间去伤心绝望,他不眠不休地为孩子寻求一切治疗的可能,他的付出也感动了很多人,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
对白血病的相关情况,本书力所能及地做了叙述和介绍。
相信对关注白血病的人们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这也是作者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一种方式。
成长的路总会有坎坷,但是不要怕,爱你的人总会陪着你长大。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她觉得,只要看到或者听到这些不幸事迹,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让困难中的人像我们当年那样,不再感到孤单无助!
人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能对自己丧失信心。最后胜利真的就孕育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